當前位置:首頁 - 粥的做法大全,養生粥譜,各種粥的做法,粥的種類

粥的做法大全,養生粥譜大全,各種粥的做法,粥的種類

使用說明:此粥譜大全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

增智速泡粥
增智速泡粥 【來源】《食用菌飲食療法》 【原料】金針菇、糯米、鹽各適量。 【製作】金針菇、糯米預先熟化,再以每袋糯米50克,金針菇5克,調味品適量的比例,分別裝
榛子粥
榛子粥 【來源】《濟眾新編》 【原料】榛子不拘多少,粳米50克,蜂蜜少許。 【製作】將榛子水浸去皮,水磨濾其漿汁,再和粳米煮成粥。 【用法】食用時調入蜂蜜,久服
梔子仁粥
梔子仁粥 【來源】《養生食鑒》 【原料】梔子仁3-5克,粳米50-100克。 【製作】將桅子仁碾成細末,先煮粳米為稀粥,待粥將熟時,調入桅子末稍煮即可。 【用法】每日2
梔子粥
梔子粥 【來源】《養生食鑒》 【原料】梔子仁3-5克,粳米50-100克。 【製作】將梔子仁碾成細末,用粳米煮稀粥,待粥將成時,調入梔子末稍煮即成。 【用法】每日服食2
治癌輔助藥粥
治癌輔助藥粥 許多癌症的治療非一日之功,往往需要手術、化療、放療及中草藥乃至各種藥膳的綜合治療才能收到效果,下面的各種藥粥,能積「小效」而見大功,不妨經常食
中醫安胎藥膳食譜
中醫安胎藥膳食譜 傳統中醫觀點認為,孕婦在早期妊娠之所以會發生流產現象,是因為孕婦的脾腎氣血虛弱,進而陰虛內熱,導致胎元殞亡(古時稱之為滑胎)。 治療方法是
珠玉二寶粥
珠玉二寶粥 【來源】《醫學衷中參西錄》 【原料】生山藥、生薏苡仁各60克,柿霜餅24克。 【製作】先將山藥、薏苡仁搗成粗粒,放入砂鍋,加水適量,置灶上,用火煮至爛
豬腎粥
豬腎粥 【來源】《飲膳正要》 【原料】豬腎1個、粳米60克、草果6克、陳皮3克、縮砂6克。 【製作】豬腎去脂膜,陳皮去白,與草果、縮砂等同煮成汁,濾去渣,入酒少許,
豬腎粥(二)
豬腎粥(二) 【來源】《普濟方》 【原料】豬腎去脂膜一對,粳米100克,蔥、姜各少許。 【製作】將豬腎與米煮粥,待粥熟入蔥、姜,稍煮即可。 【用法】空腹服食。 【療
豬腎粥(三)
豬腎粥(三) 【來源】《飲膳正要》 【原料】豬腎去脂膜一對,粳米100克,蘋果10克,陳皮10克,縮砂仁10克。 【製作】將腎切細,先煎諸藥,去渣後入腎及米,煮粥。 【用
豬腎粥(一)
豬腎粥(一) 【來源】《聖濟總錄》 【原料】豬腎去脂膜一對,粳米50克,豆豉10克。 【製作】先煎豆豉取汁,後入腎與米煮粥,熟後適加調料及料酒調和即成。 【用法】空
豬蹄香菇粥
豬蹄香菇粥 【來源】民間方 【原料】豬前蹄1只,花生米50克,小米50克,香菇15克。 【製作】先煮豬蹄至極爛,去蹄取汁,入花生米、小米及香菇,共煮為粥。 【用法】空
豬蹄粥
豬蹄粥 【來源】《聖濟總錄》 【原料】母豬蹄1只,王瓜根、木通、漏蘆(去蘆頭)各15克,粳米50克。 【製作】將王瓜根、木通、漏蘆粗搗篩,每次用10克,先煮豬蹄至爛,
豬胰薏米粥
豬胰薏米粥 【來源】《新中醫》 【原料】豬胰1個,薏米60克。 【製作】將豬胰煮湯,加薏米煮粥。豬胰加鹽佐膳。 【用法】喝粥,吃肉。 【療效】健脾降糖補氣。適用於
竹葉菜粥(一)
竹葉菜粥(一) 【來源】經驗方 【原料】竹葉菜100克,赤小豆50克,糯米50克。 【製作】竹葉萊切成段。赤小豆、糯米脹發,加水燒開,等米粒煮熟放入竹葉萊即成。 【用法
竹葉粥(二)
竹葉粥(二) 【來源】《運化玄樞》 【原料】竹葉15克,桅子10克,粳米100克。 【製作】先煎竹葉、桅子,去渣,取汁,入米煮成粥,下鹽調味即可。 【用法】任意食用。
苧麻粥
苧麻粥 【來源】《聖濟總錄》 【原料】生苧麻根30克,炒陳皮10克,粳米、大麥仁各50克,細鹽少許。 【製作】先煎苧麻根、陳皮,去渣取汁,後入粳米及大麥仁煮粥,臨熟
紫河車鹿角膠粥
紫河車鹿角膠粥 【來源】經驗方 【原料】鹿角膠15-20克,鮮紫河車l/3具,粳米100克,生薑3片,蔥、鹽適量。 【製作】先煮粳米作粥。待沸後放入鹿角膠、紫河車塊、生
紫河車粥
紫河車粥 【來源】《食療百味》 【原料】紫河車(即新鮮胎盤)1具,小米100克。 【製作】將新鮮胎盤洗淨切碎,每次取100克與小米同煮粥,如無新鮮胎盤,可用紫河車10克
紫石英粥
紫石英粥 【來源】《備急方》 【原料】紫石英15克,糯米100克,紅糖適量。 【製作】打碎紫石英,用水淘洗,加水濃煎,棄渣取汁。洗淨糯米,放藥汁內煮粥。 【用法】早
粥的做法大全,養生粥譜,各種粥的做法,粥的種類

粥譜大全(www.shahaizi.com)提供:粥的做法大全提供:春季粥譜,養生粥譜,兒童粥譜,寶寶粥譜,春季養生粥譜,孕婦粥譜,冬季養生粥譜,嬰兒粥譜,養胃粥譜,各種粥的做法,粥的種類,鹹粥的做法大全,養胃粥的做法大全,早餐粥的做法大全,寶寶粥的做法大全,菜粥的做法大全等內容。

喝粥對人體的好處:1、容易消化;2、增強食慾,補充體力;3、防止便秘;4、預防感冒;5、防止喉嚨乾澀;6、調養腸胃;7、延年益壽。

中醫認為,小米和大米味甘性平,都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的作用。二者用來熬粥後,很大一部分營養進入湯中,其中尤以粥油中最為豐富,是米湯的精華,滋補力之強,絲毫不亞於人參、熟地等名貴的藥材。

粥熬好後,上面浮著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中醫裡叫做米油,俗稱粥油。通常所說的粥油是由小米或大米熬粥後所得的。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