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走投無路
【拼音】zǒutóuwúlù
【成語故事】明朝末年,李自成率大軍打到北京城外,崇禎召來太監曹化淳及幾個大臣來商量對策,由於國庫空虛,叫大臣及富商出銀子組建軍隊對抗義軍。大臣們個個不願出錢出力,崇禎走投無路,只好殺妻殺子,然後自己到景山上吊自殺。
【典故】淋的我走投無路,知他這沙門島是何處酆都?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
【解釋】投:投奔。無路可走,已到絕境。比喻處境極困難,找不到出路。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遇到絕境
【近義詞】山窮水勁窮途末路、日暮途窮
【反義詞】左右逢源、如願以償、天從人願
【成語例句】
◎因賭博而引發有些人走投無路或違法亂紀的事情已成為一種家庭悲劇和社會問題。
◎這種煤近乎於石頭,只有走投無路的人家,才燒這種不起火苗的煤。
◎當梁二嫂走投無路,只好硬著頭皮嚷嚷起來表示反抗的時候,他馬上變換手法,來軟的。
◎然而,今天不知怎麼搞的,他本已平靜如止水的心總是集中不起來,不一會兒又被逼得走投無路了。
◎秋月還瞭解到有不少像她們一樣生活走投無路的女子散落在周圍村子,靠出賣自己身體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