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大全,中草藥名稱大全,中藥名稱大全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桐葉 (《本經》) 【異名】白桐葉(《本草經集莊))。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葉。植物形態詳"桐皮"條。 【化學成分】毛泡桐葉含熊果酸,並含糖甙及多酚類。
桐油 (《日華子本草》) 【異名】桐子油(《綱目》)。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種子所搾出的油。植物形態詳"油桐子"條。 【化學成分】從油桐子熱壓所得的桐油,是一
桐子花 (《重慶草藥》)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花。植物形態詳"油桐子"條。 【功用主治】《重慶草藥》:"泡油塗鬎鬁,熱毒瘡,天泡瘡。" 【選方】1治初生兒濕疹
銅棒錘 (《陝西中草藥》) 【來源】為罌粟科植物條裂黃堇的塊根。 【植物形態】條裂黃堇 多年生草本。塊根紡錘形,常數個簇生,褐色,長1~1.5厘米,粗約4毫米。莖直立
銅錘草 (《四川中藥志》) 【異名】大酸味草(《廣州植物誌》),大老鴉酸、地麥子(《貴州民間藥物》),紫酢漿草(《四川中藥志》),紅花柞漿草、大鹹酸甜草、水酸芝、一
銅錘玉帶草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地茄子草(《分類草藥性》),翳子草(《貴陽民間藥草》),地浮萍、小銅錘、地鈕子(《四川中藥志》),地扣子(《貴州植藥調查》)
銅骨七 (《四川常用中草藥》) 【異名】白接骨連、紅接骨連、戛戛羊、餓老虎、鑽骨風(《貴州草藥》),疔藥、血烏(《四川常用中草藥》),棉絮頭(《貴州藥植目錄》)。 【
銅綠 (《綱目》) 【異名】銅青(《抱朴子》)。 【來源】為銅器表面經二氧化碳或醋酸作用後生成的綠色銹衣。 【製法】取銅器久置潮濕處,或用醋噴在銅器上,其表面產生
銅羅傘 (《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胡豆、巖籐、楊桃葉羅
銅錢麻黃 (《雲南思茅中草藥
頭髮七 (《陝西中草藥》) 【異名】黑絲草。 【來源】為松蘿科植物亞洲樹發的絲狀體。 【植物形態】亞洲樹發 寄生地衣植物。全體呈細絲狀,黃褐色或淡棕黑色,長可達20
白藥子 【中藥名稱】白藥子 【拼音名】Baiyaozi 【英文名】RADIXSTEPHANIAECEPHARANTHAE 【來源/處方】本品為防己科植物頭花千斤籐StephaniacepharanthaHayata的乾燥
透骨草 (《靈秘丹藥箋》)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地構葉或鳳仙花科植物鳳仙的全草。 【植物形態】1地構葉,又名:地構菜。 多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根莖橫走,淡黃
透骨香 (《貴陽民間藥草》) 【異名】透骨草(《滇南本草》),滿山香(《分類草藥性》),煤炭子、煤炭果(《貴陽民間藥草》),萬里香(《廣西植物名錄》),九里香、洗澡葉
透骨香根 (《貴陽民間藥草》) 【異名】搜山虎(《分類草藥性》)。 【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雲南白珠樹的根。植物形態詳"透骨香"條。 【採集】9~10月採挖,鮮用或曬乾。
禿瘡花 (《陝西中草藥》) 【異名】禿子花(《陝西中草藥》)。 【來源】為罌粟科植物禿瘡花的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禿瘡花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約30厘米,全體含淡
突厥雀 (《本草拾遺》) 【異名】鵝鳩、寇雉(《爾雅》),沙雞(《爾雅義疏》)。 【來源】為沙雞科動物毛腿沙雞的肉。 【動物形態】毛腿沙雞 雄鳥體長約40厘米。嘴藍灰色
土阿魏 (汪連仕《採藥書》)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根皮搗取的液汁凝結而成。植物形態詳"臭梧桐"條。 【功用主治】寬筋活血,化痞消癥。
土八角 (《四川中藥志》) 【別名】土大香。 【來源】為木蘭科植物紅茴香或雲南茴香的果實。 【植物形態】1紅茴香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樹幹灰色,幼枝綠色
土白芨 (《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蘭科植物二葉舌唇蘭的塊莖。 【植物形態】二葉舌唇蘭 草本,高30~50厘米。塊莖2個,近倒卵形,肥厚肉質,黃白色,頂部有鬚根
中草藥大全,中草藥名稱大全,中藥名稱大全

中草藥大全(www.Shahaizi.com)提供:中草藥名稱大全,中藥名稱大全,常用中藥大全,中藥名大全,中藥大全黃芪,中藥大全及功效,婦科中藥大全,泡腳用的中草藥,壯陽的中草藥,中草藥價格,中草藥功效查詢等內容。

所謂中草藥,是中醫所使用的獨特藥物,也是中醫區別於其他醫學的重要標誌。中國人民對中草藥的探索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相傳,神農嘗百草,首創醫藥,神農被尊為藥皇。

 中藥主要由植物藥(根、莖、葉、果)、動物藥(內臟、皮、骨、器官等)和礦物藥組成。因植物藥占中藥的大多數,所以中藥也稱中草藥。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