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藥方大全,中醫藥方查詢,民間中醫藥方

中藥藥方大全,中醫藥方查詢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三黃補血湯 【來源】《蘭室秘藏》卷中。 【組成】牡丹皮黃耆升麻各3克當歸柴胡各4.5克熟地黃川芎各6克生地黃9克白芍葯15克 【用法】上藥嚼咀,如麻豆大。每服15克,用

三黃二香散 【來源】《溫病條辨》卷一。 【組成】黃連30克黃柏30克生大黃30克乳香15克沒藥15克 【用法】上藥研極細末。初用茶水調敷,干則易之,繼則用香油調救。 【

三黃涼膈散 【來源】《喉科紫珍集》卷下。 【組成】上川連梔子黃柏黃芩川芎赤芍甘草.蘇薄荷青皮陳皮金銀花花粉當歸射干元參各等分 【用法】上藥加燈心O.3克,淡竹葉24

三黃散1 【來源】《備急千金要方》卷十。 【組成】大黃黃連黃芩各120克 【用法】上藥三味,研細末。每服2克,一日三次。亦可為丸。 【主治】黃疸,身體面目皆黃。

三黃散2 【來源】《尤氏喉科秘書》 【組成】生大黃3克生蒲黃1.5克薑黃3克冰片0.15克麝香0.09克 【用法】上藥共為細末,用白蜜、蔥汁、薑汁調敷患處;或用芭蕉根汁,或

三黃散3 【來源】《瘍醫大全》卷十七。 【組成】生地(為君)蒲黃(為臣)牛黃(為佐)冰片(為使) 【用法】上藥共為極細末。用芭蕉根計或側柏葉汁和蜜調敷患處;若

三黃散4 【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五。 【組成】雄黃硫黃各15克黃丹天南星枯礬密陀僧各9克 【用法】先以薑汁擦患處,再用薑片蘸藥擦,後漸黑,次日再擦,黑散則

三黃熟艾湯 【來源】《類征活人書》卷十八。 【組成】黃芩9克黃連3克黃柏9克熟艾6克 【用法】上藥銼碎。以水600毫升,煎至400毫升,去滓溫服。 【主治】熱

三黃四物湯 【來源】《醫宗金鑒》卷四十四。 【組成】當歸白芍川芎生地黃連黃芩大黃 【用法】上藥銼碎。水煎服。 【主治】月經來前,內熱迫血上壅,吐血,衄血。

三黃湯1 【來源】《備急千金要方》卷八引仲景。 【異名】《千金》三黃湯(《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篇·附方》)。 【組成】麻黃3.5克黃耆1.5克黃芩2.2克獨活3克細辛1

三黃湯2 【來源】《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組成】大黃9克黃芩6克甘草3克梔子27枚。 【用法】上四味,嚼咀。以水1升,煮取360毫升,分三次服。 【主治】下焦熱結,

三黃洗劑 【來源】《外傷科學》。 【組成】大黃黃柏黃芩苦參各等量。 【用法】共研細末。用10~15克,加人蒸餾水100毫升,醫用石炭酸1毫升,搖勻,以棉簽蘸搽患處,每

三黃枳樸丸 【來源】《動科發揮》卷三。 【組成】黃連黃芩黃柏(皆酒炒)各9克大黃(酒)15克枳實(麩炒)厚樸(薑汁炒)檳榔各6克 【用法】上藥共為細末,酒糊為丸,

三黃枳術丸 【來源】《內外傷辨》卷下。 【組成】黃芩60克黃連(酒洗)大黃(濕紙裹煨)神曲(炒)橘皮白朮各30克枳實(麩炒)15克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湯浸蒸餅為

三灰散 【來源】《秘傳證治要訣類方》卷三。 【組成】側柏葉(焙,為末)15克棕櫚(鍛存性,勿令白色)9克桐子(燒作炭)6克 【用法】上藥為末,分作二服。空腹時用米

三加減正氣散 【來源】《溫病條辨》卷二。 【組成】藿香9克(連梗葉)茯苓皮9克厚樸6克廣皮4.5克杏仁9克滑石15克。 【用法】水1升,煮取500毫升,分兩次服。 【主治】

三甲復脈湯 【來源】《溫病條辨》卷三。 【組成】炙甘草18克干地黃18克生白芍18克麥冬15克(不去心)阿膠9克麻仁9克生牡蠣15克生鱉甲24克生龜版30克 【用法】上藥用水

三甲散 【來源】《溫疫論》卷二。 【組成】鱉甲龜甲(並用酥炙黃為未,如無酥,各以醋炙代之)各3克穿山甲(土炒黃,為末)1.5克蟬蛻(洗淨,炙干)l.5克殭蠶(白硬者

三建膏 【來源】《張氏醫通》卷十三。 【組成】天雄附於川烏各1枚桂心官桂桂枝細辛乾薑蜀椒各60克 【用法】上藥切片,麻油1千克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煎熬去

三建湯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 【組成】天雄(炮。去皮、臍)附子(炮,去皮、臍)大川烏(炮,去皮、臍)各等分 【用法】上藥研為粗末。每服12克,用水

中藥藥方大全,中醫藥方查詢,民間中醫藥方,中醫藥方精選

中藥藥方大全(www.Shahaizi.com)提供:中醫藥方查詢,民間中醫藥方,中醫藥方精選,中醫經典藥方,中藥經典藥方,中醫藥方劑,止咳中醫藥方,漢唐中醫藥方大全,胃病中醫藥方,療痘痘的中藥藥方,中藥藥方必答,調經中藥藥方等內容。

所謂中草藥,是中醫所使用的獨特藥物,也是中醫區別於其他醫學的重要標誌。中國人民對中草藥的探索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相傳,神農嘗百草,首創醫藥,神農被尊為藥皇。

中藥主要由植物藥(根、莖、葉、果)、動物藥(內臟、皮、骨、器官等)和礦物藥組成。因植物藥占中藥的大多數,所以中藥也稱中草藥。

目前,各地使用的中藥已達5000種左右,把各種藥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劑,更是數不勝數。經過幾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門獨立的科學——本草學。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