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慷慨激昂
【拼音】kāngkǎijīáng
【成語故事】戰國末期,燕太子丹從秦國逃回,訪到義士荊軻與高漸離,請荊軻去刺殺秦王嬴政。一切準備就緒,太子丹率手下著白裝送他們到易水邊,高漸離擊築,荊軻高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歌聲慷慨而激昂,感人肺腑,一行人灑淚告別。
【出處】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揚。漢·李陵《錄別詩》今將慷慨激昂,奮攘布衣,縱談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門。唐·柳宗元《上權輿補闕溫卷決進退啟》
【釋義】慷慨:情緒激動;激昂:振奮昂揚。精神振奮,情緒激昂,充滿正氣。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情緒激昂
【相近詞】熱血沸騰、意氣風發
【相反詞】委靡不振、無精打采
【成語例句】
◎李基虛聽了岳飛這一席慷慨激昂的話語,深深地受到了感動,當下毅然決然地說:
◎這樣的精神風範,對於每個人會是無聲的滋潤,其效應絕不弱於慷慨激昂的登高一呼的激勵,至少會是相同的。
◎在他豐富的姿態中,有時婀娜嫵媚,使人感到輕鬆愉快,有時粗豪雄健,使人感到慷慨激昂。
◎袁壽山這番慷慨激昂、冠冕堂皇演說,使在座的同行們目瞪口呆。
◎在那些詩裡面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悲劇,也沒有慷慨激昂的壯烈的情景,只是些小巧,和平,委婉的詠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