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揭竿而起
【注音】jiēgānérqǐ
【成語故事】公元前209年,陽城地方官派官差押送900多名壯丁去漁陽守邊,官差選陳勝、吳廣管理壯丁,走到大澤鄉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達,按秦律規定這些人得全部處死,陳勝、吳廣迫不得已,只好舉起竹竿當義旗,進行起義。
【典故】斬木為兵,揭竿為旗。漢·賈誼《過秦論》
【釋義】揭:高舉;竿:竹竿,代旗幟。砍了樹幹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造反
【相近詞】逼上梁山
【相反詞】忍辱偷生
【成語例句】
◎我的第二個疑問是,電腦會越來越聰明,而且會越來越當家作主,總有一天,它會不甘我們的敲打,揭竿而起,向我們索要它們的權利。
◎20年代初,在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求學無路、報國無門的情況下,他揭竿而起,組織農民反抗貪官污吏。
◎面對金主完顏亮大舉而侵,二十一歲的他揭竿而起,二十三歲時率起義軍奔歸南宋後,歷任了知州、安撫使等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