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死而後已
【注音】sǐérhòuyǐ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蜀主劉備死後,昏庸無能的阿斗繼位,他只知享樂,把國內的軍政大權交給諸葛亮處理。諸葛亮一面聯吳伐魏,南征孟獲,積極準備兩次北伐,在最後一次北伐前夕給阿斗寫《後出師表》表示自己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出處】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解釋】已:停止。死了以後才罷手。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鬥終身。
【用法】作謂語、賓語、分句;指奮鬥終身
【近義詞】鞠躬盡瘁、摩頂放踵
【相反詞】虛度年華
【歇後語】鞠躬盡瘁
【英文】untilone'sdyingday<totheendofone'sday;donotgiveupuntildeath>
【成語例句】
◎我馬上就去幫助王良智去,您不知道,今天一大早,我牙都沒刷就去幫助車鋸上的軸,石隊長瞭解我,為了工作,我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組織上去瞭解我吧,為了爭取當個光榮的共產黨員,我要把我所知道的一切都貢獻給黨。
◎劉老是倒在工作崗位上,真正是為農史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