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遠水不救近火
【注音】yuǎnshuǐbùjiùjìnhuǒ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小國魯國與強大的齊國相鄰,魯穆公擔心自己的安全,想把兒子送到晉國與楚國去做官,藉以拉攏兩國。大臣犁沮堅決反對,他認為這是遠水不救近火。晉國與楚國離魯國很遠,一旦受到齊國的攻擊,他們不可能及時救援。
【出處】失火而取水於海,海水雖多,火必不滅矣,遠水不救近火也。《韓非子·說林上》
【解釋】遠處的水救不了近處的火。比喻慢的辦法救不了急。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不能應急
【近義詞】遠水不解近渴
【相反詞】雪中送炭
【示例】為今之計,到臨安取救是遠水不救近火。清·吳趼人《痛史》第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