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罰不當罪
【拼音】fábùdāngzuì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趙國思想家荀況在他的作品《荀子》中強調刑罰必須嚴明,犯罪的應根據罪行大小給予相應的處罰。如果殺人的不償命,傷人的不判刑,那就會縱容犯罪,擾亂社會,因為犯罪的人得不到應有的懲罰,犯罪行為不會停止。
【典故】夫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荀子·正論》
【釋義】當:相當,抵擋。處罰和罪行不相當。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處罰和所犯罪行不相稱
【近義詞】罪大惡極、罪不容誅
【相反詞】賞罰分明、罰當其罪
【成語示列】誰個懲辦要嚴,誰個處罰從輕,農民都有極明白的計算,罰不當罪的極少。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