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陳陳相因
【注音】chénchénxiāngyīn
【成語故事】西漢初年,劉邦採取一系列措施恢復經濟,使得農業生產突飛猛進。漢文帝和漢景帝仍堅持這個既定的國策,因此國庫裡錢幣堆成山,糧庫裡積壓的糧食無數,陳陳相因,倉庫容納不下,只好露天堆放,很多谷子腐爛不能再食用了。
【出處】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史記·平准書》
【解釋】陳:舊;因:沿襲。原指皇倉之糧逐年增加,陳糧上壓陳糧。後多比喻沿襲老一套,無創造革新。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毫無創新
【近義詞】墨守成規、因循守舊、蕭規曹隨
【反義詞】除舊布新、革故鼎新、推陳出新
【成語例句】
◎後來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社會經濟有所復甦,出現〞所在積粟,倉廩皆滿〞;〞流民歸還,關中富實〞的現象,但這遠不能跟漢代一統江山、國世昌盛時的社會經濟相比,更不能與漢武帝時那種〞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於外,至腐敗不可食〞的繁榮景象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