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與人為善
【注音】yǔrénwéishàn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孟子給學生上課經常拿子路的例子來教育他們:“子路十分虛心聽取別人指出他的毛病與不足,然後加以改正。從歷史上看,凡是君子都是吸取別人的優點、長處,自己來實行善事。如舜、禹等都是如此。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與人為善。”
【典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
【釋義】與:讚許,贊助;為:做;善:好事。指贊成人學好。現指善意幫助人。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行善積德
【相反詞】居心叵測、心懷叵測
【其它使用】
◎新聞輿論監督為了鞏固、發展社會的公共事業,應當遵循原則性、建設性和與人為善的精神,它的最高目的就是保護人民利益,而不是打擊人民群眾的信心和熱情,破壞社會的有序發展。
◎妥善處理的含義很廣,與人為善也算妥善處理,狠抓嚴打也算妥善處理,餘地很大,全看他願意怎麼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