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學生自視清高,自尊心極強,幾經風雨後感歎世態混濁、物慾橫流,於是憤世嫉俗,看破紅塵,羨慕古人之歸隱。這時,虛幻的網絡世界成了他「潔身自好」的淨土。他認為,沉迷網絡無需趨炎附勢、欺詐蒙騙,可以真切地表現自我,找回失落的尊嚴,尋求真實的情感。
這種逃避式的防禦方式與我國儒教文化、網絡心理及人格特徵有關。古時的名人志士,為保名節歸隱山林,被當義舉而沉澱於民族文化之中,影響著後人的思想與行為。網絡對人有很強的心理親和力,可以滿足人的某些生理與社會需要。在生理方面,通過發表言論,抨擊時事等,滿足攻擊本能的釋放。在社會方面,通過聊天溝通,滿足自尊、交往、自我表現、獲得認同等需要。因此網絡成了失意者的精神港灣。現實生活不如意就退守港灣歇息,認為現實生活裝腔作勢不真實、爾虞我詐不安全、規矩制度不自由。這種人往往自尊心極強,容易受到傷害,人際交往被動,不會恰當地表現自我,不能及時地表達關愛,因此常遭冷落與排斥。他們表面謙恭,內心卻自命不凡,思想幼稚、偏激,難以融於集體,但又非常希望得到尊重與認同。
迴避現實,沉迷網絡是消極退縮行為,違背了現實原則,損害了社會功能,使人意志消沉。青年人應該樹立建設性的「名利」觀,正確評價失敗,全面看待改革過程中的微疵及社會生活中的不良現象,降低自尊水平,學習欣賞他人,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真誠地關心他人,以積極的心態看待一切人與事,將精力投向工作與生活,以實際行動取得社會的認可,在現實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湖南衡陽市心理衛生中心譚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