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合治腸道感染

民間偏方精選,偏方大全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中西醫合治腸道感染

中西醫合治腸道感染 其他 中醫常識 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以持續菌血症,網狀內皮系統受累,遠端迴腸微小膿腫及潰瘍形成為基本病理特徵。典型臨床表現包括持續高熱、腹痛、便秘或腹瀉、肝脾腫大、白細胞低下。部分病人有玫瑰疹及緩脈。傷寒病人及帶菌者都是傳染源,病源隨糞、尿、嘔吐物等排出體外,直接或間接污染水或食物,引起疾病傳播。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夏秋季為多。病後常可獲得持久免疫力。本病屬中醫溫病學中「濕溫」的範疇。
傷寒的病原體為傷寒桿菌。傷寒桿菌隨污染食物進入消化道後,在小腸繁殖增生。細菌在膽囊內大量增殖,不斷隨膽汁排至腸道。病菌長期在膽囊存在,可使病人成為慢性帶菌者,且常伴有慢性膽囊炎,為傷寒的重要傳染源。部分隨糞便排出體外,部分則經腸粘膜再次侵入腸壁組織發生壞死和潰瘍。
中醫理論認為,濕溫病邪由口鼻而入,主要蘊結脾胃而造成病損。本病初起以濕邪阻遏衛氣為主要病理變化。濕熱抑鬱肌表則見頭痛惡寒、身重疼痛、身熱不揚等衛分證;脾胃受損、運化失常、濕邪停聚、阻遏氣機,則見胸悶脘痞,舌苔厚膩等氣分證。初起階段,雖濕中蘊熱,但多見濕重於熱證。素體中陽偏旺者,則邪從熱化而病變偏於陽明胃,素體中陽偏虛者,則邪從寒化而病變偏於太陰脾。病在太陰則濕重熱輕,病在陽明,則濕輕熱重。濕熱化燥化火,即可深逼營血,血絡受傷則出現斑疹及出血,腸絡出血過多氣隨血脫而陽氣外亡。熱盛日久則耗損陰液而出現邪去正衰余邪未淨之證。
(一)臨床表現
潛伏期一般為7-15天。未經治療的典型傷寒自然病程約為4周,要分4期:
1.初期:多數病人起病隱匿、緩慢、有頭痛、肌肉酸痛、厭食噁心。初起體溫呈馳張型,以後梯形上升。每天遞增上升。每天遞增1℃左右;脈搏與體溫平行。腹部鈍痛不適,常有腹脹、便秘。少數有輕、中度腹瀉及鼻衄。至第1週末,肝脾可捫及。
2.極期:病後57天,高熱持續於39-40℃,達2-3周。呈稽留熱或弛張熱型。病人極度虛弱,神情淡漠,反應遲鈍。可出現譫妄、昏睡、腹瀉次數多、大便可帶血、腹脹、腹痛或壓痛,以右下腹最顯著。30-40%患者有相對緩脈。1/3-3/4患者有脾腫大,而肝脾大更多見。部分病人有玫瑰疹,散在分佈於前胸和上腹部,大小2-5mm,色澤暗紅,壓之褪色,略高於皮面,數目常不到20個,2-4天後消退,但可再發。肝功能轉氨酶常升高。可有輕度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虛性腦膜炎等。
3.緩解期:病程第3週末體溫才漸下降,病情開始改善。
4.恢復期:第4周後體溫漸恢復正常,症狀和體征也隨之消失,但全身狀況的恢復約需1個月左右。
5.復發與再燃:復發是指本病的臨床表現於消失1-2周後又重出現,已轉陰的血培養又呈陽性。這常與機體抵抗力下降,潛伏在膽囊、骨髓、腸系膜淋巴結壞死中心,或巨噬細胞內的病原菌大量繁殖,再次侵入血循環有關。再燃是指發病2-3周時,體溫逐漸下降而尚未正常時重又升高,持續5-7天後方正常。此間血培養常陽性,其發生機理與復發大致相同。
(二)併發症
1.腸出血:病程中肉眼血便占10-20%,但嚴重腸出血僅約2%,多見於病程第2-3周,也可見於恢復期。患者常於全身情況好轉過程中,血壓或體溫突然下降,脈搏增快,並出現血便。近年來腸出血發病率已明顯下降。
2.腸穿孔:抗生素應用後腸穿孔發病率已降至1-2%,好發於迴腸末端,多見於第2-3周。常先有腹脹、腹瀉、腸出血等。腸穿孔發生時患者突然感腹痛、腹肌強直等腹膜炎體征。肝濁音界可消失。腹部平片可見游離氣體。
3.中毒性心肌炎:多發生於極期,表現為心率加快、第一心音低鈍、奔馬律、血壓降低等。心電圖P-R間期延長、T波改變及ST段偏移等心肌損害改變。
4.中毒性腦病:昏迷或半昏迷,意識模糊,譫妄,有的表現為肌緊張或震顫麻痺,與內毒素干擾基底節的神經傳導有關。多見於病程第1-2周;也可見於恢復期或病後兩個月。
5.溶血性尿毒綜合征:一般見於病程第1-3周。患者貧血、輕度黃疸、有醬油色血紅蛋白尿。嚴重者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目前認為其發生與機體異常的免疫狀態有關。也有認為由於內毒素或免疫複合物造成腎小球血管內皮損傷,導致血管內凝血及急性尿毒症。
6.中毒性肝炎:25-50%患者肝臟受累。除細菌、內毒素外,尚與免疫複合物及補體作用有關。傷寒患者同時具有肝炎臨床表現,且肝大或肝功能異常隨傷寒病情好轉,於2周內恢復正常者,為本病併發症的特點。
民間偏方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