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治療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21例

民間偏方精選,偏方大全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中西醫結合治療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21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21例 其他 中醫常識 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是由於血管痙攣、血栓形成及外部壓迫等原因導致視網膜內層血供受阻,引起視網膜的急性缺血,視力嚴重下降。本病是眼科致盲急症之一。我科於1995年3月~2001年3月收治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21例,均採用中西醫結合抬療,取得了滿意效果,茲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21例,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齡最小28歲,最大66歲,平均54歲;右眼14例,左眼7例:職業:汽車司機3人,機關幹部10人,離退休人員8人;病程最短者僅20min,最長者24h。檢查所見:視力均小於眼前數指。瞳孔不同程度散大,直接對光反射減弱或消失,間接光反射存在,眼底血管線狀或完全沒有血供,後極部視網膜灰白混濁水腫,黃斑區櫻桃紅點。
2治療方法
一經確診,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10mg,球後注射妥拉蘇林1205mg,或球分及顳淺動脈注射復方樟柳鹼各2ml,局部按壓眼球,口服醋氮酸胺500mg及配合吸氧等治療,同時加用復方丹參16ml靜脈點滴,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另口服復方丹參片、維腦路通等活血化瘀中藥。
3療效觀察
3.1療效標準
顯效為視力≥1.0;有效為視力提高≥3行;好轉為視力提高1~2行:無效為視力無變化。
3.2治療結果
經過1個療程的治療,隨訪3個月觀察結果:本組21例,顯效5例,有效11例,好轉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5.2%。眼底血管恢復順序:先鼻上、顳上,後鼻下、顳下。
4討論
視網膜中央動脈及其分支屬於末梢動脈,供應視網膜內層血液。視網膜對血液循環障礙極為敏感,在動物(兔)實驗中,當中央動脈被完全阻斷時,視網膜於30min內即壞死。另有報道,視網膜暫時性缺血的耐受時間約為100min。因此,本病為眼科急症,治療需爭分奪秒積極搶救,爭取在視網膜壞死之前恢復血液循環,才能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本組顯效5例,分析搶救成功的原因一為患者年輕,發生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可能是由於疲勞過度和一過性高血壓引起的血管痙攣,及時應用血管擴張劑及解除微小血管痙攣藥物,使血液循環逐漸恢復;其二與患者就診尚未太晚及我們積極爭取治療時間有關;其三,我們在治療早期即加用了活血化瘀的中藥。經研究證實,活血化瘀中藥在治療眼部缺血性疾病中有四大作用:1擴張血管,減少血管阻力。2改善微循環,提高耐缺氧能力。3抑制纖維蛋白合成,抗凝血和組織增生。4抑制過敏介質的釋放,抗過敏反應。正是因為活血化瘀中藥的這些作用,加速了阻塞動脈的再通。部分療效不理想可能與患者年齡大、血管硬化程度高及就診較晚有關。
關於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臨床報道不少,但詳細的觀察並不多。通過觀察我們瞭解到:視網膜血管恢復血供的順序為鼻上、顳上、鼻下、顳下,即由遠端問近端逐漸恢復正常。雖然額上、顳下支血液供應正常,但黃斑區仍有輕度水腫,其原因與黃斑區外緣的血液供應來自領上下視網膜動脈分支,它們形成輻射狀的血管襻尚未完全恢復有關。
文獻報道的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21例,有2例發生在清晨。本組有5例也是在清晨6時左右發病,可能是早晨起床時由睡眠狀態的血流緩慢,到起床活動興奮狀態下血流加快,體內地茶酸胺等化學物質急劇增加,不僅血流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且血液粘稠度增加,可能接近到白天的峰值,所以易造成血管痙攣,尤其是伴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患者。因此,在早晨起床前,可活動一下四肢,使血流逐漸由慢到快,以防血管病變的發生。
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不僅是視網膜局部疾患,也是全身性疾病的部分症狀,所以在治療本病的同時,也要積極治療引起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的全身性疾患。
民間偏方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