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前上映的《畫皮》一路高奏凱歌,各地票房都不錯,似乎這部被打上「東方魔幻巨製」的大片是今年國內質量上乘的電影之一。但捅破幾個大明星、大製作聯袂出場的美麗「畫皮」,這部片子的內裡不過是一部被無厘頭化了的「經典」。
聊齋的《畫皮》故事很簡單:太原王生邂逅一個美女,二話不說就把她領到家裡來,後來才發現這是一個披著美麗人皮的厲鬼,但悔之晚矣,厲鬼剖開王生的肚腹挖了王生的心;一個道士把鬼降服,王生妻子遵從道士的叮囑,吞下一個瘋癲乞丐的濃痰才讓王生起死回生。
新版電影《畫皮》把這個故事改得面目全非:重點不是發現厲鬼、降服厲鬼、起死回生,而是一個個複雜錯位的三角戀甚至四角戀,它旨在探討愛情可能達到的深度,比如趙薇扮演的妻子為了拯救丈夫王生不惜喝下妖毒變成人人喊打的「妖」,比如每天要吃一顆人心的妖怪小唯是真的愛著王生,最後寧可「殺身成仁」。全片的高潮是莎士比亞式的,在強烈的戲劇衝突、錯位巧合中比試一下到底誰更愛誰。結果還是妖拯救了人——最後的結局是一個大團圓,人和妖各安其位,愛與不愛也各得其所。
但正因為導演陳嘉上太想探討愛情的深度,從而使強烈的「概念先行」妨礙了影片的敘事表達。當年徐克的《倩女幽魂》照樣把聊齋改得面目全非,但它以從容不迫的敘述節奏和起伏跌宕的故事線索將一個愛與失落的故事講述得詭異而絢爛,幽默而淒美,成為香港電影中真正的經典;新版《畫皮》顯然太著急了,它急於讓這些大明星們跳出來演繹他們的愛恨情仇,於是基本忽略了故事的起承轉合,結果適得其反,無論陳坤無助的眼神,還是趙薇愴痛的淚水,或是甄子丹傻乎乎的拚命,都像是大明星們脫離故事的自我表達,換句話說,觀眾更像是在觀看幾個大明星們進行一堂關於哭的表演課,這讓觀眾怎麼移情?如何感動?更何況,《畫皮》的音樂居然是非常跳脫的西式交響樂,這讓影片本該顯現的深沉、緊張和恐怖顯得如此的荒誕和滑稽,堪稱全片的最大敗筆。
高潮設置太多也就沒了高潮,巧合太巧就成了胡編亂造,《畫皮》因此糟蹋了經典,它試圖借助莎士比亞式的戲劇衝突因此也變成對莎氏經典的某種嘲弄。其結果是,我們仍然懷念徐克的天馬行空,甚至懷念1966年版本的那個誠實而簡單的《畫皮》,對這部明星薈萃、所謂的「東方魔幻巨製」,我們只能道一聲遺憾。
近年來中國電影一直在挪用經典,但無論是《夜宴》對《哈姆雷特》,還是《滿城盡帶黃金甲》對《雷雨》的挪用,又或這部《畫皮》對聊齋的篡改,我們始終沒能看到豪華大片的美麗「畫皮」之下精彩的敘事肌理,而《投名狀》《集結號》的成功恰恰是一面鏡子,它們應該讓這些熱衷改編的「大導」們看到自己的虛弱的「原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