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刺的功效,虎刺的作用,虎刺的副作用
虎刺
(《本草圖經》)
【異名】刺虎(《本草圖經》),壽星草(《壽域神方》),壽庭木(《花鏡》),雀不踏、繡花針(《植物名實圖考》),黃腳雞、天針、老鼠刺(《江西民間草藥》),虎牙刺、千金刺、鵝嘴花根、黃雞蘭、千口針,針上葉、順茶風、腳不踏、土雞爪黃連、貓兒刺、小黃連(《湖南藥物誌》),兩面針、細花針(《廣西藥植名錄》),鳥不踏(《江西草藥》),蛇不過、朝天刺、鋼針木、虎葉、老鼠槍、老虎刺、小葉刺風、高骨老虎刺、紅老鼠刺、紅遠志、白鳳珠(《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虎刺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態】虎刺
常綠小灌木,高30~70厘米。根粗大分枝,或縊縮呈念珠狀,根皮淡黃色。枝條細,灰白色,分枝多,有直刺,長1~2厘米,常對生於葉柄間,黃綠色,小枝有灰黑色細毛。葉對生,卵形或闊橢圓形,長1~2.5厘米,先端凸尖,基部圓形,表面有光澤,革質,全緣;幾無柄。花小,白色,1~2朵生於葉腋;萼筒倒卵形,窯存;花冠漏斗狀,裂片4;雄蕊4;雌蕊1。核果球形,熟時紅色。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生於陰山坡竹林下和溪谷兩旁灌叢中。喜較肥沃的砂質或粘質土壤。分佈浙江、江西、廣東、湖南等地。
此外,同屬植物大葉虎刺及大形虎刺均與虎刺同等入藥。大葉虎刺的主要特徵是,根肥大而多呈念珠狀,葉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3~9厘米,質柔軟,針刺長僅3毫米左右;大形虎刺根為圓柱形,也有呈念珠狀的,葉片闊卵形,長2~3厘米,針刺長2~8毫米。
以上植物的花(伏牛花)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採集】全草及根全年可采,洗淨,切碎,曬乾。
【化學成分】大形虎刺的根含多種蒽醌類成分虎刺素、虎刺醇、虎刺尼定、羥基虎刺素、去甲基虎刺素、去甲基羥基虎刺素、苄基紫黃茜素、茜素-1-甲醚、5-羥基茜素-1-甲醚。
【性味】苦甘,平。
1《本草圖經》:"味甘。"
2《浙江民間草藥》:"味甘,性平,無毒。"
3《江西民間草藥驗方》:"性平,味苦甘,無毒。"
【功用主治】祛風利濕,活血消腫。治痛風,風濕痺痛。痰飲咳嗽,肺癰,水腫,痞塊,黃疸,婦女經閉,小兒疳積,蕁麻疹,跌打損傷。
1《本草圖經》:"理一切腫痛風疾。"
2《植物名實圖考》:"補氣血。"
3《浙江民間草藥》:"根及花:活血,利關節。治風氣。"
4《杭州藥植志》:"治風濕痛。"
5《廣西藥植名錄》:"根:止咳,補血氣。治肺病,內傷。"
6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利尿消腫,活血散瘀。治急慢性肝炎,脾臟腫大。"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用1~2兩);或入散劑。外用:搗敷、搗汁潦或研末撒。
【選方】1治痛風:虎刺鮮根或花一兩(干根三至五錢)。煎汁用酒沖服。(《浙江民間草藥》)
2治風濕關節、肌肉痛:繡花針全草一至三兩。酒、水各半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間草藥》)
3治痰飲咳嗽:虎刺鮮根二至三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4治肺癰:虎刺三兩,豬胃燉湯,以湯煎藥服。每日一劑。(《江西民間草藥》)
5治水腫:虎刺根三至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6治脾虛浮腫:繡花針干根一兩,毛天仙果干根二兩,陳皮三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7治黃腫:虎刺根一兩(或連莖葉用一兩五錢),野南瓜根一兩,豬腰子一對。水燉,去渣,兌黃酒服。(《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8治痞塊(肝脾腫大):一繡花針根一兩,甘蔗根七錢。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間草藥》)
8繡花針鮮根一至二兩,羊肉酌量。水燉服。(《福建中草藥》)
9治黃疸:虎刺根一兩,茵陳三錢。水煎服。(《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十治急性肝炎:鮮虎刺根一兩,陰行草三錢,車前五錢,冰糖少許。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⑾治月經不調、閉經:虎刺根三錢,天青地白、長梗南五味子籐各二錢,梵天花根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⑿治奶腫硬塊:虎刺根一兩,搗沖酒服。(《浙江民間草藥》)
⒀治小兒疳積:繡花針鮮根、茅莓干根、醉魚草干根各二至三錢。水煎或加瘦豬肉同煎服。(《福建中草藥》)
⒁治蕁麻疹:虎刺鮮根二至三兩。水煎,沖黃酒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⒂治手腳爛癢:虎刺全草,研末,搽患處。(《湖南藥物誌》)
⒃治跌打損傷:虎刺根五錢至一兩,用黃酒適量煎服,連服一星期。(《浙扛民間常用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