莙薘菜的功效,莙薘菜的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草藥大全,中草藥名稱大全,中藥名稱大全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莙薘菜的功效,莙薘菜的作用,莙薘菜的副作用

莙薘菜
(《嘉祐本草》)

【異名】菾菜(《別錄》),甜菜(《日華子本草》),牛皮菜(《滇南本草》),石菜(《本草求原》),杓菜、豬牳菜(《廣州植物誌》),光菜(《中國蔬菜栽培學》)。

【來源】為黎種植物營瑟菜的莖、葉。

【植物形態】莙薘菜
一年或二年生草木,光滑無毛,莖高30~100厘米,至開花時始抽出。葉互生,有長柄;根生葉卵形或矩圓狀卵形,長可達30~40厘米,先端鈍,基部楔尖或心形,邊緣波浪形,莖生葉菱形、卵形、倒卵形或矩圓形,較小,最頂端的變為線形的苞片;葉片肉質光沿,淡綠或濃綠色,亦有紫紅色者。花小,兩性;綠色,無柄,單生或2~3朵聚生,為一長而柔弱、開展的圓錐花序;苞片挾,短尖;花被5裂,裂片矩圓形,先端鈍,結果時基部變厚;雄蕊5。位於子房的周圍;子房半下位,花柱2~3。果通常聚生,由2或多花的纂部合生而成,且形成一極不規則的乾燥體(常誤稱為種子):每一種子即含於花盤及花被所形成的硬殼內。種子橫生,圓形或腎形。花期5~6月。果期7月。
我國南方、西南地區常見栽培,四川以莖葉紅色的菾菜入藥,名紅牛皮菜。

本植物的種子(莙薘子)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性味】甘,涼。

1《別錄》:"甘苦,大寒。"

2《日華子本草》:"冷,無毒。"

3《嘉祐本草》:"平,微毒。"

4《救荒本草》:"味鹹,性平寒,微毒。"

【歸經】1《滇南本草》:"入陽明經。"

2《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經。"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行瘀止血。治麻疹透發不快,熱毒下痢,閉經淋濁,癰腫傷折。

1《別錄》:"療時行壯熱,解風熱毒。"

2《唐本草》:"夏月以其菜研作粥,解熱,又止熱毒痢。搗敷灸瘡,止痛。"

3《本草拾遺》:"搗絞汁服之,主冷熱痢。又止血生肌,人有傷折,敷之。"

4《日華子本草》:"炙作熱水飲,開胃,通心膈。"

5《嘉祐本草》:"補中下氣,理脾氣,去頭風,利五臟。"

6《隨息居飲食譜》:"清火祛風,殺蟲解毒,滌垢濁,稀痘瘡,止帶調經,通淋治痢,婦人小兒尤宜食之。"

7《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清熱,行血。治肛門腫痛。"

8《四川中藥志》:"治麻疹初起,見點未透和顏色不紅,並治婦女經閉停瘀,血腫和肛門腫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鮮者2~4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宜忌】脾虛洩瀉者忌服。

1《嘉祐本草》:"不可多食,動氣,先患腹冷,食必破腹。"

2《滇南本草》:"吃之動痰,有損無益。腹中有積不宜食,無積不宜多食。"

3《本草求真》:"脾虛人服之,則有腹痛之患;氣虛人服之,則有動氣之憂;與滑腸人服之,則有洩瀉之虞。"

【選方】1治成人及小孩出麻疹應期不透:紅牛皮菜、芫荽子、櫻桃核各3錢,煎水服。(《四川中藥志》)

2治吐血:紅牛皮菜、白芨,燉豬條口肉服。(《四川中藥志》)
中草藥大全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