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木的功效,蘇木的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草藥大全,中草藥名稱大全,中藥名稱大全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蘇木的功效,蘇木的作用,蘇木的副作用

蘇木
(《醫學啟源》)

【異名】蘇枋(《南方草木狀》),蘇方(《肘後方》),蘇方木(《唐本草》),窊木(《諸蕃志》),棕木(《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赤木(《獸醫國藥及處方》),紅柴(《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豆科植物蘇木的乾燥心材。

【植物形態】蘇木
常綠小喬木,高可達5~10米。樹幹有小刺,小枝灰綠色,具圓形凸出的皮孔,新枝被微柔毛,其後脫落。葉為2回雙數羽狀復葉,全長達30厘米或更長;羽片對生,9~13對,長6~15厘米,葉軸被柔毛;小葉9~16對,長圓形,長約14毫米,寬約6毫米,先端鈍形微凹,全緣,上面綠色無毛,下面具細點,無柄;具錐刺狀托葉。圓錐花序,頂生,寬大多花,與葉等長,被短柔毛;花黃色,逕10~15毫米;萼基部合生,上部5裂,裂片略不整齊;花瓣5,其中4片圓形,等大,最下1片較小,上部長方倒卵形,基部約1/2處窄縮成爪狀;雄蕊10,花絲下部被棉狀毛;子房上位,1室。莢果長圓形,偏斜,扁平,厚革質,無刺,無剛毛,頂端一側有尖喙,長約7.5厘米,直徑約3.5厘米,成熟後暗紅色,具短茸毛,不開裂,含種子4~5。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分佈廣西、廣東、台灣、貴州、雲南、四川等地。

【採集】全年可采。除去外皮及邊材,取心材,曬乾。

【藥材】乾燥心材呈圓柱形,有的連接根部,呈不規則稍彎曲的長條狀,長8~100厘米,直徑3~10厘米。表面暗棕色或黃棕色,可見紅黃色相間的縱走條紋,有刀削痕及細小的凹入油孔。橫斷面有顯著的年輪,有時中央可見黃白色的髓,並具點狀閃光。質緻密,堅硬而重,無臭,味微澀。將本品投入熱水中,水染成鮮艷的桃紅色,加醋則變為黃色,再加鹼又變為紅色。以粗大、堅實、色紅黃者為佳。
蘇木刨片為不規則的長條形,厚約0.5毫米,寬狹不一,通常寬約1厘米左右,全體呈紅黃色或黃棕色,少數帶有黃白色的邊材;表面有縱紋。質脆,易斷。
產於廣西、雲南、台灣、廣東(海南島)、四川等地。

【化學成分】木部含無色的原色素-巴西蘇木素約2%。巴西蘇木素遇空氣即氧化為巴西蘇木紅素。另含蘇木酚,可做有機試劑,檢查鋁離子。又含揮發油,油的主要成分為水芹烯及羅勒烯。還含鞣質。

【藥理作用】1對心血管的作用
在蟾蜍下肢灌流時,蘇木水能使血管輕度收縮;以後用亞硝酸鈉也不能使血管擴張。如先用亞硝酸鈉,再用蘇木才同樣不能使血管收縮。在離體蛙心標本上,適量蘇木水能使收縮力增強,並可使由枳殼煎劑減弱的心收縮力有所恢復。還能解除水合氯醛、奎寧、毛果芸香鹼、毒扁豆鹼、尼可丁等對離體蛙心的毒性。

2中樞抑製作用
適量蘇木水,用不同給藥方法,對小鼠、兔、豚鼠均有催眠作用,大量尚有麻醉作用,甚至死亡。能對抗士的寧與可卡因的中樞興奮作用。但不能對抗嗎啡的興奮性。

3抗菌作用
蘇木煎液(10%)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傷寒桿菌作用較強,效價均達1:1600(紙碟法及試管法)。浸、煎劑對白喉桿菌、流感桿菌、副傷寒丙桿菌、弗氏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等作用顯著,對百日咳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甲、乙桿菌及肺炎桿菌等亦有作用(試管法和平板法)。

4其他作用
蘇木煎劑必須在10%以上對體外肝蛭才有效;試用於牛體內,抗肝蛭作用不確實。腹腔或皮下注射適量蘇木水,可使犬嘔吐與腹瀉。無抗組織胺及減輕局部刺激作用。對離體子宮略有抑制,若與腎上腺素合用則作用明顯。無解熱作用。

同屬植物鷹葉刺的核仁的醇提取物對麻醉動物有降壓作用,並能抑制蛙心。苦味的樹脂部分有中樞抑制、退熱作用及對離體腸管的解痙作用,還有明顯的殺蟲(蚯蚓法)作用。對各種細菌,水-醇提取物及樹脂部分也有某些抑製作用

【炮製】《雷公炮炙論》:"凡使(蘇木),去上粗皮並節了……細銼了,重搗,拌細條梅枝蒸,從巳至申,出,陰乾用。"

【性味】甘鹹,平。

1《唐本草》:"味甘鹹,平,無毒。"

2《本草拾遺》:"寒。"

3《醫學啟源》:"《主治秘訣》雲,性涼,味微辛。"

4《湯液本草》:"甘而酸辛,性平。"

5《會約醫鏡》:"味甘辛鹹,微溫。"

【歸經】入心、肝經。

1《綱目》:"三陰經血分。"

2《本草經琉》:"入足厥陰、手少陰、足陽明經。"

3《藥品化義》:"入肝、胃、大腸三經。"

【功用主治】行血,破瘀,消腫,止痛。治婦人血氣心腹痛,經閉,產後瘀血脹痛喘急,痢疾,破傷風,癰腫,撲損瘀滯作痛。

1《唐本草》:"主破血,產後血脹悶欲死者。"

2《本草拾遺》:"主霍亂嘔逆及人常嘔吐,用水煎服之。破血當以酒煮為良。"

3《海藥本草》:"主虛勞血癖氣壅滯;產後惡露不安,腹中攪痛;及經絡不通,男女中風,口噤不語。宜細研乳頭香細末方寸匕,酒煎蘇方去滓調服,立吐惡物瘥。"

4《日華子本草》:"治婦人血氣心腹痛,月侯不調及蓐勞。排膿止痛,消癰腫撲損瘀血,女人失音,血噤,赤白痢並後分急痛。"

5《醫學啟源》:"《主治秘訣》雲,發散表裡風氣。""破死血。"

6李杲:"破瘡瘍死血,產後敗血。"

7《醫林篆要》:"補心散瘀,除血分妄作之風熱。"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研末或熬膏。外用:研末撒。

【宜忌】血虛無瘀者不宜,孕婦忌服。

1《綱目》:"忌鐵。"

2《本草經疏》:"產後惡霹已淨,由血虛腹痛者不宜用。"

3《本經逢原》:"大便不實者禁用。"

【選方】1治婦人月水不通,煩熱疼痛:蘇枋木二兩(銼),硇砂半兩(研),川大黃(末)一兩。上藥,先以水三大盞,煎蘇木至一盞半,去滓,入硇砂、大黃末,同熬成膏。每日空心,以溫酒調下半大匙。(《聖惠方》蘇枋木煎)

2治產後氣滯作喘:蘇木、人參、麥門冬,水煎服。(《婦科玉尺》蘇木湯)

3治產後血運,腹悶,氣喘急欲死:蘇枋木(末)二兩,荷葉(炙)一枚,芍葯一兩半,桂(去粗皮)一兩,鱉甲(去裙襴,醋炙)一兩半。上五味,銼如麻豆大,以水五盞,藕汁一合。同煎取二盞,去滓,入紅雪一兩,分溫二服,粥食前,如人行三、五里再服。(《聖濟總錄》蘇枋飲)

4治血暈:蘇木五錢,煎水,加童便一杯,頓服。(《陸川本草》)

5治被打傷損,因瘡中風:蘇木(槌令爛,研)二兩。用酒二升,煎取一升。分三服,空心、午時、夜臥各一服。(《聖濟總錄》蘇木酒)

6治破傷風:蘇枋木不拘多少,搗羅為細散。每服三錢匕,酒調服之。(《聖濟總錄》獨聖散)

7治指斷,亦治其餘皮膚刀矢傷:真正沉重蘇木,為細末,敷斷指間,外用蠶繭包縛完固。(《攝生眾妙方》接指方)

8治偏墜腫痛:用蘇木二兩,好酒一壺。煮熟頻飲。(《瀕湖集簡方》)
中草藥大全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