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的功效,小檗的作用,小檗的副作用
小檗
(《唐本草》)
【異名】子檗(陶弘景),山石榴(《唐本草》),刺黃柏,三顆針(《陝西中草藥》)。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大葉小檗、細葉小檗或日本小檗的根及莖枝。
【植物形態】1大葉小檗,又名:黃蘆木,東北小檗、狗奶子、刀口藥。
落葉灌木,高2~3.5米。幼枝灰黃色,具淺稜槽,老枝灰色,刺3分叉,紫紅色,長1~2.5厘米。葉叢生,紙質,矩圓形、卵形殘橢圓形,長5~10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圓,基部漸狹,下延成柄,邊緣密生不規則的刺狀細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有時被白粉。總狀花序下垂,長4~10匣米,有花10~25朵;花淡黃色;苞片披針形;小苞片2,三角形;花萼6,2輪,花瓣狀;花瓣6,長卵形,長4.5~5毫米,先端微凹;基部有1對長圓形腺體;雄蕊6,花藥瓣裂;子房上位,卵圓形,柱頭頭狀扁平。漿果橢圓形,長約10毫米,紅色,先端無宿存花柱。
生山地林緣、溪邊威灌叢中。分佈陝西、甘肅、山西、河北、山東、福建、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訌等地。
2細葉小檗,又名:針雀、酸狗奶子。
落葉灌木,高1~2米。枝有槽及疣狀突起;刺3分叉,長4~9毫米,或不分叉或無刺。葉狹披針形,長1.5~4.5厘米,寬5~lO毫米,先端急尖、漸尖,基部漸狹,全緣或下部葉邊有齒。總狀花序有時近傘形,花黃色;小苞片2,披針形;花瓣倒卵形,長約2.5毫米。漿果矩圓形,紅色。
生於山坡路旁或溪邊。分佈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3日本小檗
落葉灌木,高至2.5米。小枝有稜線,帶黃色或紫紅色,第二年紫褐色;有刺,單一,很少3分叉,長5~18毫米。葉叢生,倒卵形至匙狀矩圓形,長0.5~3厘米,寬O.2~1.6厘米,先端鈍圓或具短尖頭,基部狹窄,全緣,上面亮綠色,下面微有白霜。花多成小總狀花序,有花2~5(~12)朵,黃白色;花梗長6~10毫米,或無梗;小苞片3,卵形;萼片6,長橢圓形;花瓣6,2輪,較萼片稍小,長橢圓形,長2毫米許;雄蕊6;雌蕊子房1室。漿果長橢圓形,長7~10毫米,熟時紅色,有宿存花柱。花期4月。
分佈於陝西、安徽、河北、湖南、湖北等地。
同屬植物金花小檗(參見"小三顆針"條)、刺葉小檗(分佈東北)、刺黃柏(參見"刺黃柏"條)、尖葉小檗(分佈四川),歐小檗(分佈西藏、四川、甘肅)等功效相似,亦作小檗使用。
【採集】春、秋季採挖,洗淨曬乾。
【性味】《唐本草》:"味苦,大寒,無毒。"
【功用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治急性腸炎,痢疾,黃疸,熱痺,瘰疬,肺炎,結膜炎,癰腫瘡癤,血崩。
1陶弘景:"主口瘡。"
2《唐本草》:"主口瘡疳蜇,殺諸蟲,去心腹中熱氣。"
3《綱目》:"治血崩。"
4《陝西中草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抗菌消炎。治急性腸炎,痢疾,黃疸,白帶,關節腫痛,陰虛發熱,骨蒸,盜汗,癰腫瘡瘍,口瘡,咽炎,結膜炎,黃水瘡。"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燉肉服。外用:煎水滴眼;或研末撒;亦可煎水熱敷。
【選方】1治濕熱痺痛:鮮小檗根五錢至一兩,豬皮肉適量,水燉服。
2治瘰疬:鮮小檗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或調酒服。
8治燥熱唇舌破爛:小檗干樹皮切薄片,浸清水中,每取一片含口中。(1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4治瘡癤腫痛:三顆針,水煎服,並作局部濕敷。(《常用中草藥圖譜》)
5治乳癰:鮮小檗根五錢至一兩,豬瘦肉適量,水酒煎服。(《福建中草藥》)
【臨床應用】1治療慢性氣管炎
細葉小檗全草煎製成膏後壓片,每片重0.23克,相當於生藥10克。每次5片,日服2次,10天為一療程,連續三療程。每療程間隔5~7天。共治288例,近期控制28例(12.3%),顯效89例(39.03%)。實踐證明,對鎮咳、止喘、祛痰、消炎均有不同程度的療效,其中尤以消炎作用較好。服藥後80%病人反映食量增加,精神及睡眠好,無副作用。
2治療小兒肺炎
從細葉小檗提取黃連素製成注射液,供靜脈注射,每日1~3毫克/公斤體重,有明顯的抗菌、抗感染及退熱作用。治療119例,痊癒21例,顯效37例,好轉49例,有效率為89%。用藥後一般均在48小時內體溫降至正常,症狀好轉,食慾增進。但有少數病人在靜注過程中有心慌、出汗、面白及嘔吐等反應,停止注射,休息10分鐘,症狀即可消失。
3治療痢疾、腸炎
用細葉小檗根提取的小檗鹼(粗製品)製成膠囊,每粒含0.2克。每次1粒,日服3次,首次倍量,小兒減半。試治10例,一般在服藥後第2天症狀消失,第3天大便化驗恢復正常。
4試用於消除流腦的帶菌狀態
取細葉小檗根2兩(先去其外皮),用水浸泡一晝夜,加水500毫升,熬成200毫升,使用前調整pH在7.0左右,用於滴鼻,每日2次,每次每鼻孔2~3滴,連滴3天。滴藥前。清除鼻涕,頭往後仰,藥液滴入後以咽間有感覺為準。觀察61人,投藥前帶菌數19人,投藥後帶菌敷降至3人。但觀察病例較少,共穩定性有待進一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