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礬的功效,膽礬的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草藥大全,中草藥名稱大全,中藥名稱大全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膽礬的功效,膽礬的作用,膽礬的副作用

膽礬
(《品彙精要》)

【異名】石膽、畢石、君石(《本經》),黑石、銅勒(《吳普本草》),基石(《別錄》),立制石(陶弘景),石液、制石濃(《石藥爾雅》),鴨嘴膽礬(《濟生方》),翠膽礬(《本草蒙筌》),藍礬(《中藥材手冊》)。

【來源】為硫酸鹽類礦物膽礬的晶體,或為人工製成的含水硫酸銅。

【礦物形態】膽礬
三斜晶系。晶體作扳狀或短柱狀,通常為緻密塊狀、鐘乳狀、被膜狀、腎狀,有時具纖維狀。顏色為天藍、藍色,有時微帶淺綠。條痕無色或帶淺藍。光澤玻璃狀。半透明至透明。斷口貝殼狀。硬度2.5。比重2.1~2.3。性極脆。
常產於銅礦的次生氧化帶中。

【採集】可於銅礦中挖得,選擇藍色透明的結晶,即得。人工製造者,可用硫酸作用於銅片或氧化銅而制得。本品易風化,應密閉貯藏。

【藥材】為不規則的塊狀結晶體,大小不一。深藍或淺藍色,半透明。似玻璃光澤。質脆,易碎,碎塊呈稜柱形,斷面光亮。無臭,味澀,能令人作嘔。以塊大、深藍色、透明、無雜質者為佳。露置乾燥空氣中,緩緩風化。加熱燒之,則失去結晶水,變成白色,遇水則又變藍色。易溶於水及甘油,不溶於乙醇。水溶液顯銅鹽及硫酸鹽的各種特殊反應。
主產雲南、山西。江西、廣東、陝西、甘肅等地亦產。

【化學成分】成分為硫酸銅,通常是帶5分子結晶水的藍色結晶。在某些銅礦中,有天然產生者,名為藍礬,但它常存於礦水中,蒸去水分,亦得藍礬。

【炮製】揀去雜質,研成小塊。

【性味】酸辛,寒,有毒。

1《本經》:"味酸,寒。"

2《吳普本草》:"神農:酸,小寒。李氏:大寒。桐君:辛,有毒。扁鵲:苦,無毒。"

3《藥性論》:"有大毒。"

4《日華子本草》:"味酸澀,大毒。"

【歸經】入肝、膽經。

1《綱目》:"入少陽膽經。"

2《藥品化義》:"入肝、膽二經。"

【功用主治】催吐,祛腐,解毒。治風痰壅塞,喉痺,癲癇,牙疳,口瘡,爛弦風眼,痔瘡,腫毒。

1《本經》:"主明目,目痛,金瘡,諸癇痙,女子陰蝕痛,石淋,寒熱,崩中下血,諸邪毒氣。"

2《別錄》:"散癥積、咳逆上氣及鼠瘺惡瘡。"

3《藥性論》:"破熱毒。"

4《唐本草》:"主下血赤白,面黃,女子髒寒。"

5《日華字本草》:"治脫潰?悄諳4狻
中草藥大全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