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答案:選項B
選項B:源自兩大著名內戰
小貼士:成語「亂七八糟」意為雜亂無章、難理頭緒。其源自史上兩大著名內戰:西漢時期的「七國之亂」與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 西漢漢文帝時期,劉邦分封的同宗諸侯王的勢力迅速擴張。漢景帝即位以後,著手削減了一些封國領土,將其收歸中央管理。吳王串通楚王、趙王、膠東王、膠西王、濟南王和淄川王等六個諸侯王,於公元前154年聯合起來叛亂。景帝派太尉周亞夫出兵,最終平定了持續三個多月的「七國之亂」。這就是 「亂七」的來歷。 西晉初年,晉武帝司馬炎去世後晉惠帝繼位,皇后賈南風為了讓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權,於元康元年(291)與楚王司馬瑋合謀,發動禁衛軍政變,殺死楊駿,而政權卻落在汝南王司馬亮和元老衛瓘手中。賈後政治野心未能實現,當年六月,又使楚王司馬瑋殺汝南王司馬亮,然後反誣楚王司馬瑋矯詔擅殺大臣,將司馬瑋處死。賈後遂執政,於元康九年廢太子司馬遹,次年殺之。從此,諸王為爭奪統治權,展開極其凶殘的內戰,前後歷時達16年之久,史稱「八王之亂」。 後來人們便把「七國之亂」(亂七)與「八王之亂」(八糟)這兩個曠日持久的惡性分裂事件聯繫起來,稱為「亂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