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答案:選項D
選項D:趙秉公
小貼士:關於這句俗語的由來,有這樣一個故事。宋朝年間,有一位叫趙秉公的縣令,他勤政廉潔,斷案公平,頗有政聲,百姓稱頌他為「清官」。一次趙秉公的一位同窗好友來訪,對他說:「你斷刑律命案很有一套,對民事家務是否能斷?」趙秉公說:「這有何難,不妨一試。」同窗向他介紹說:我鄉有一張姓老漢,家有兩個兒子,生活過得還算富裕。後來兩個兒子都娶妻生子,成為多口之家。時間一長,因家務事兒兩個兒子都想分家另過。開始張老漢不同意,可總鬧彆扭,後來老漢想通了,分就分吧。張家有宅院兩處,田地二十畝,你來斷斷這家怎麼分?趙秉公說:「這還不好分?二一添作五。兩個兒子一人一處宅院,一人十畝田地。」可是這樣分不盡合理。因為大兒子下有三子,已經成人,二兒子下有一子,尚未成人。大兒子人多,二兒子人少,這樣分豈不偏向二兒子?趙秉公聽了後說:「是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都是老漢的孫子,那就按兒子分宅院,按孫子人數分地,一人五畝,老大得十五,老二得五畝。」這樣仍不盡合理。地都分了,宅院也分了,老漢卻沒地方住了。要知道百字孝為先啊!老漢什麼都沒有,這不是不孝嗎?「照此說來,國人一向講究四世同堂,五世其昌,團團圓圓,乾脆還是不分為好啊!」趙秉公答道。同窗說,剛才我問了三問,你斷了三個結果,哪個算斷得公正呢?這還沒完。一年後,二兒子得病死了,二兒媳守著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過活十分艱難,有了再嫁之意。可張老漢不同意,你說該不該嫁?「女子在家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