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答案:選項D
選項D:原作「牙門」後訛誤變異
小貼士:衙門是古代官署的一種俗稱,就是官吏辦公、辦事的地方。如《廣韻》上載:「衙,衙府也。」衙府就是官署。據宋朝錢易《南部新書.庚》上記載:「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公門為牙門,字稱訛變轉為衙。」因此,衙門原作「牙門」,訛誤變易後才稱為「衙門」。 古代軍隊駐紮戍守,主帥或主將的軍營前會樹立一牙旗作為軍門,稱為「牙門」。在《周禮》上稱為「旌門」,如《周禮.天官.掌捨》:「為帷宮,設旌門。」另《國語》上則稱為「軍門」,如《國語.齊語》:「執枹鼓立於軍門。」三國吳雲陽人韋昭.註:「軍門,立旍為軍門,若今牙門矣。」 又《後漢書.袁紹傳》:「曲義追至界橋,瓚斂兵還戰,義復破之,遂到瓚營,拔其牙門。」李賢.註:「《真人水鏡經》曰:『凡軍始出,立牙竿必令完堅;若有折,將軍不利。』牙門旗竿,軍之精也。」 所謂的「牙旗」,就是天子或將軍立在軍營前的大旗,因為旗竿上通常用象牙做裝飾,所以稱為牙旗。如《文選.張衡.東京賦》:「戈矛若林,牙旗繽紛。」薛綜.註:「兵書曰,牙旗者,將軍之旌。謂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飾之,故雲牙旗。」 由此可見,「衙門」最早是軍旅中的稱謂,後來逐漸移為朝廷官署所使用。如宋朝司馬光等人纂修之《類篇》上載:「古者軍行有衙,尊者所在,後人因以所治為衙。」 此外,古代的衙門為了顯示出氣派、威嚴,大門多開六扇門。所以,後來也以六扇門代指官府、衙門。關於衙門的諺語有「衙門六扇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