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答案:
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一方面發展核能,另一方面,到現在為止,沒有任何國家找到安全、永久處理高放射性核廢料的辦法。核能發電
已有45年的歷史,所提供的電力約占世界電力生產的18%,已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但自1959——1995年全球共發生18次重大核事故。
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重大事故,電站第4號反應堆起火燃燒,整個反應堆浸泡在水裡。由於沒
有嚴格的安全防範措施,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質逸入大氣中。據1992年6月官方報道,已有6000—8000名烏克蘭人死於核輻射,而且還長
期嚴重影響著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如切爾諾貝利以西約50英里的奧夫魯奇地區曾有著田園詩畫般的家園,是核事故帶來了一場無盡無休
的災難:兒童生並死亡率不斷上升、動植物令人吃驚的畸形,事故遺患成了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無把握、恐懼的氣氛,終日籠罩在人
們心頭。1994—1998年,日本共發生大小不同的核事故115起。1999年7月,號稱核設施「銀座」的日本敦賀核電站2號反應堆事故再發。
美國肯塔基州帕迪尤卡核電站有數千工人,曾經在毫不知曉的情況下接觸放射性材料,時間長達20多年。美國能源部長於1999年8月下令
對此展開調查。在核電建設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的法國,在建成著名的超級鳳凰核電站(SPX)後,由於事故不斷,只正常運轉了10個月就被
迫關閉,目前仍在處理後事。當時,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快中子增殖反應堆核電站(裝機124萬千瓦),曾被法國總統德斯坦譽為「現代技術
的奇跡」。
當前,處理核廢料,各國大都採取淺部臨時掩埋的措施。某些發達國家甚至將災難轉移,把大量有毒廢料運往窮國。在利用深部岩石
洞室做為永久儲存庫方面,雖然科學家為之奮鬥了幾十年,迄今未獲圓滿解決。核洩漏不能完全避免問題已引起全球關注。由於技術上的
原因及各界人士的強烈抗議,使一些核電生產大國在選擇永久存放核廢料地點時,陷於困境。
近年來,歐美大部分發達國家,出於安全及環保的需要,基本上停建核電站或提前關閉核電站。北歐國家甚至通過立法,要求在2010
年前關閉已有核電站,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展望,今後的核電開發呈下降趨勢,核能在世界電力生產中所佔的比例將會由現在的18%下降
到2020年的8%。美國未來研究所等權威機構聯合提出的報告甚至預測:「一些國家的綠色和平組織及公眾將互相呼應迫使各國放棄核能發電」。
從總體上看,核電市場每況愈下。西方發達國家的核電技術、設備急於向國外出口。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反,亞洲、東歐等一些發展中國家正致力於核電建設,如印度正在建造6個核反應堆,印尼計劃到2015年前建成12
座核電站。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國家尚缺乏修建核電站的經驗,往往借助於發達國家的技術、設備。但是,發達國家有關核電的安全和環
保問題並未徹底解決。
我國也正在加速核電建設,繼秦山一期及大亞灣兩座核電站建成之後,還將建設4座跨世紀大型核電站,共8個機組,660萬千瓦,這4
座大型電站是:秦山核電二期工程(2×60萬千瓦),廣東嶺澳核電站(2×100萬千瓦),秦山核電三期工程(2×70萬千瓦),連雲港核電站
(2×100萬千瓦)。
為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在核電建設方面,宜慎之又慎,全面考慮國際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展望未來,在21世紀人類將繼續利
用核能,並對核聚變、核廢料處理等前沿課題進行研究。與此同時,將重點開發可再生能源,以逐步代替傳統的一次能源。在可再生能源
中,我國的水能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雖然從總體上看,我國是一個缺水的國家,但水電資源可開發總容量為3.78億千瓦,居世界首位。在
發達國家,水電開發率約為50%—90%,而我國開發率僅約16%,絕大部分未加利用。因此,我國今後宜優先開發水電。在開發水電過程中,
要特別注意環境問題。電站規模要與環境協調發展,不一定越大越好,盡可能優先考慮建設中小型電站或引水式電站。
摘自《科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