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答案:
腸套疊是小兒常見的急腹症之一,多見於4~10個月的嬰兒。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逐漸降低。絕大多數嬰兒腸套疊是原發性的,只有2%~8%的病例為繼發性。由於腸蠕動失去正常節律性,腸環肌發生持續性局部痙攣,腸近端劇烈蠕動,遂將痙攣的腸段推人遠端腸腔內。發生腸套疊的常見原因如下:
(l)解剖特點:嬰兒時期回盲部系膜尚未固定完善,致使回盲部游動度過大,易發生腸套疊。
(2)腸蠕動紊亂:當小兒發生腹瀉、發熱或飲食改變時,均能引起腸蠕動不協調,導致腸套疊。
(3)病毒感染:有些學者認為小兒腸套疊的發生與腺病毒感染有關,因為腺病毒感染時,回盲部腸壁淋巴組織發生炎性增殖,鄰近腸系膜琳巴結也發生腫大,壓迫腸管;同時腺病毒感染時,腸運動機能常發生紊亂,使小兒易於發生腸套疊。
(4)蛔蟲感染:蛔蟲所產生的毒素能刺激腸管,引起腸蠕動紊亂,從而導致腸套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