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答案:
1942年12月2日,在美國芝加哥大學體育場西看台底下的一個網球廳內,著名科學家恩裡科·費米領導一批科學家,聚精會神地操縱著一座由40噸天然鈾短棒和385噸石墨磚構成的龐然大物。下午3點25分,啟動運行成功。
這個龐然大物,就是世界上第一座人工核反應堆。雖然從反應堆發出的功率只有0.5瓦(後來達到200瓦),還不足點亮一盞燈,但其意義非同小可,它標誌著人類從此進入了核能時代。核能是通過原子核發生反應而釋放出的巨大能量。核能包括核裂變能與核聚變能兩種。目前工業上大規模應用的是核裂變能。
電子是19世紀末英國物理學家湯姆遜發現的,質子是1914年物理學家盧瑟福發現的,中子是英國物理學家查德威克1932年在用氦原子核轟擊鈹原子發生的核反應中發現的。我國物理學家在粒子物理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趙忠堯發現了正反粒子湮沒現象,張文裕首先觀測到原子和介子輻射,王淦昌發現了反西格馬負超子。
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通過大量實驗,發現鈾會無休止地放出看不見的神秘射線,鈾所具有的這種神奇本領,就叫放射性。
放射性的發現,引起大科學家居里夫人的極大注意。她經過四年的苦戰,終於在1902年,從幾十噸瀝青鈾礦中提煉出了不到0.1克的另一種放射性元素鐳。
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三種看不見的射線,它們是氦原子核射線;高能電子射線;高能光線射線。射線是可以防護的,對不同的射線可以採用不同的防護方法,例如用一張紙就可以擋住高能光線射線。
在居里夫人發現鐳以後不久,物理學家盧瑟福就指出,放射性元素在釋放看不見的射線後,會變成別的元素,在這個過程中,原子的質量會有所減輕。那麼,這些失蹤了的質量到哪裡去了呢?大科學家愛因斯坦1905年在提出相對論時指出,物質的質量和能量是同一事物的兩種不同形式,質量可以消失,但同時會產生能量。兩者之間有一定的定量關係:轉化成的能量E等於損失的質量m乘以光速c的平方,E=mc2。極小量的質量可以轉化為極大的能量。當較重的原子核轉變成較輕的原子核時會發生質量虧損,損失的質量轉換成巨大的能量,這就是核能的本質。
1938年,德國科學家奧托·哈恩和他的助手斯特拉斯曼在法國科學家約裡奧-居里夫人的實驗基礎上,發現了核裂變現象。他們發現,當中子撞擊鈾原子核時,一個鈾核吸收了一個中子可以分裂成兩個較輕的原子核,在這個過程中質量發生虧損,因而放出很大的能量,並產生兩個或三個新的中子。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核裂變反應。在一定的條件下,新產生的中子會繼續引起更多的鈾原子核裂變,這樣一代代傳下去,像鏈條一樣環環相扣,所以科學家將其命名為鏈式裂變反應。這一定的條件包括:第一,鈾要達到一定的質量,叫做臨界質量;第二,中子的能量要適當,一般是能量為0.025電子伏的「熱中子」。
1946年,在法國居裡實驗室工作的我國科學家錢三強、何澤慧夫婦,發現了鈾核的「三裂變」、「四裂變」現象,即鈾原子核在中子的作用下,除了可以分裂為兩個較輕的原子核外,還可以分裂為三個、甚至四個更輕的原子核,只是發生的可能性很小罷了。
只有鈾-233、鈾-235和鈽-239這三種材料的原子核可以由「熱中子」引起核裂變,它們稱為易裂變材料,其中只有鈾-235存在於自然界,鈾-233、鈽-239分別是由自然界中的釷-232、鈾-238吸收(俘獲)中子後生成的。在天然鈾中,鈾-235只佔0.7%,剩餘的99.3%幾乎全是鈾-238。
鏈式裂變反應釋放的核能叫做核裂變能。如果加以人為的控制,在鈾的周圍放一些強烈吸收中子的「中子毒物」(主要是硼和鎘),使一部分中子還沒有被鈾核吸收引起裂變,就先被「中子毒物」吸收了,這樣就可以使核能緩慢地釋放出來。實現這種過程的設備叫做核反應堆。
核能是20世紀出現的新能源,核科技的發展是人類科技發展史上的重大成就。核能的和平利用,對於緩解能源緊張、減輕環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十分重視核能的開發利用,在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中,能源領域研製開發三種先進反應堆,它們是快中子堆、高溫氣冷堆、聚變-裂變混合堆。目前,核裂變能已經為人類提供了總能耗的6%。而當將來利用輕原子核的聚變反應產生的核聚變能得到工業應用後,人類將從根本上解決能源緊張的問題。核聚變能是兩個輕原子核結合在一起時,由於發生質量虧損而放出的能量。核聚變的原料是海水中的氘(重氫)。早在1934年,物理學家盧瑟福、奧利芬特和哈爾特克就在靜電加速器上用氘-氘反應制取了氚(超重氫),首次實現了聚變反應。儘管海水裡的氘只佔0.015%,但由於地球上有巨大數量的海水,每升海水中所含的氘通過核聚變反應產生相當於300升汽油燃燒所放出的能量,所以可利用的核聚變材料幾乎是取之不勁用之不竭的。這些氘通過核聚變釋放的聚變能,可供人類在很高的消費水平下使用50億年。而且,核聚變能是更為清潔的能源。當前,科學家正在為此而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