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答案:
一些科學發現,常常使人們目瞪口呆,難以置信。而正是這些難以置信的發現,推動了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科學的進步。反物質的發現就是這樣。
1932年,美國科學家安德森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粒子,它的質量和帶電量同電子一樣,只是它帶的是正電,而電子帶的是負電。因此,人們稱它為正電子。
正電子是電子的反粒子。
正電子的發現引起了科學界的震驚和轟動。它是偶然的還是具有普遍性?如果具有普遍性,那麼其它粒子是不是都具有反粒子?於是,科學家們在探索微觀世界的研究中又增加了一個尋找的目標。
1955年,在美國的實驗室中反質子被找到了。後來,又發現了反中子。60年代,基本粒子中的反粒子差不多全被人們找到了。一個反物質的世界漸漸被科學家像考古般地"挖掘"了出來。
反物質的發現,使人們自然地聯想起了本世紀的許多不解之謎。
最著名的是被稱為"世紀巨謎"的通古斯大爆炸。1908年6月30日凌晨,俄國西伯利亞通古斯地區的泰加森林裡,突然發生了一場劇烈的大爆炸。隨著一道白光閃過和一聲天崩地裂般的巨響,一片沉睡的原始森林頃刻化為灰燼。大火吞沒了數百公里之內的城鎮和生命,融化了冰層和凍土,引起山洪爆發、江河氾濫,彷彿"世界末日"到了。據估計,這次爆炸的威力相當於上百顆氫彈一齊爆炸!
通古斯爆炸震驚了全世界,"通古斯"也一夜之間名揚全球。由於西伯利亞的嚴寒和交通不便,直到1921年才由前蘇聯的一個研究小組第一次前去考察。以後世界上其他國家相繼派團考察,但至今通古斯大爆炸之謎依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中一種說法便認為是反物質引起的"湮滅"現象。因為這種能級的爆炸除非是流星或隕石墜落,否則無法解釋,而那裡卻沒有任何隕石碎塊。
1979年9月22日,美國的一顆衛星拍攝了發生在西非沿海一帶的酷似強烈爆炸的照片,經分析,它的強度相當於一次核爆炸。當時,只有美、蘇、英等少數幾個國家擁有核武器,誰會到如此遙遠的地方進行核試驗呢?美國政府幾經調查,否定了核爆炸的可能性,認為是衛星和隕石撞擊使儀器發錯了信號,但第二年,這顆衛星又在同一海域記錄到了與上次相同的現象,令政界和科學界大惑不解。對堅持通古斯大爆炸是反物質"湮滅"現象的科學家來說,又多了一個論據。
1984年4月29日晚10時許,日本一架班機飛抵美國阿拉斯加時,副機長突然發現飛機的前方有一團巨大的"蘑菇雲",而且急速向四周擴散,天空一片灰藍……與此同時,荷蘭的一架班機和這條航線上的其他兩架飛機也見到了這種現象。降落後,獲悉消息的美國當局立即對這四架飛機及機上人員進行放射性污染測試,結果,沒有發現任何放射性污染的痕跡。目擊者十分肯定地說這是核爆炸產生的煙霧,因而留下了又一個本世紀的"爆炸之謎"。
反物質的研究者認為,宇宙中存在著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反物質世界",它的基本屬性同我們周圍的世界正好相反。反物質的原子核是由反質子和反中子構成的"負核",外有正電子環繞。反物質一旦同我們世界的"正物質"接觸,便會在瞬間發生爆炸,物質和反物質變為光子或介子,釋放巨大能量,產生"湮滅"現象。
"反物質說"雖然只是科學上的一種假說,還有待證實,但反粒子等"負性物質"是確實存在的,而且現在又發現了反氘、反氫、反氦等等一系列反物質。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反物質作用的認識一定會越來越深刻,反物質世界必將為人類做出應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