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甲
分布地區
國外分佈 馬來半島;中南半島;印度; 國內分佈 福建省, 台灣省, 海南省, 廣東省, 廣西自治區, 雲南省。
形態特征
常綠喬木,樹高5~8米,幅約6米,樹皮灰褐色,有淺裂及顯著皮孔。枝條開展,下垂;小枝圓形,幼枝有絨毛,長大漸光滑。葉互生,革質,圓形或闊卵形,長、寬8~15厘米,頂端2裂,狀如羊蹄,有深凹,深可達葉全長的1/3;表面暗綠色而平滑,背面淡灰綠色,微有毛,掌狀脈清晰。頂生總狀花序,花朵形大,10~12厘米;花瓣倒卵狀矩形,玫瑰紅或玫瑰紫色;花5瓣,其中4瓣分列兩側,兩兩相對,而另一瓣則翹首於上方,形如蘭花狀,又有近似蘭花的清香氣味,故亦有「蘭花樹」的別稱。花期10月。
生長習性
喜陽光和溫暖、潮濕環境,不耐寒。我國華南各地可露地栽培,其他地區均作盆栽,冬季移入室內。宜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栽植地應選陽光充足的地方。
栽培繁育
播種繁殖。羊蹄甲種子在夏、秋間成熟,采種後即可播種,或將種子干藏到第二年春天播種。可條播於苗圃中,幼苗出齊後應及時分栽,可植於營養袋中,或按20-25厘米的株行距植於肥沃的土壤中,經培育1-2年後,當株高2米左右時可出圃供園林應用。 壓條:生長季節都可進行,以春季3月至4月較好。空中壓條法可選1年至2年生枝條,用利刀刻傷並環剝樹皮1.5厘米左右,露出木質部,將生根粉液(按說明稀釋)塗在刻傷部位上。 羊蹄甲方3厘米左右,待干後用筒狀塑料袋套在刻傷處,裝滿疏鬆園土,澆水後兩頭紮緊即可。一月後檢查,如土過干可補水保濕,生根後剪下另植。灌叢型樹可選外圍較細軟、1年至2年生枝條將基部刻傷,塗以生根粉液,急彎後埋入土中,上壓磚石固定,頂梢可用棍支撐扶正。一般第二年3月分割另植。有些枝條當年不生根,可繼續埋壓,第二年可生根。繼續埋壓,第二年可生根。 播種:9月至10月收集成熟莢果,取出種子,埋於干沙中置陰涼處越冬。3月下旬到4月上旬播種,播前進行種子處理,這樣才做到苗齊苗壯。用60℃溫水浸泡種子,水涼後繼續泡3天至5天。每天需要換涼水一次,種子吸水膨脹後,放在15℃環境中催芽,每天用溫水淋澆1次至2次,待露白後播於苗床,2周可齊苗,出苗後適當間苗。4片真葉時可移植苗圃中,畦地以疏鬆肥沃的壤土為好。為便於管理,栽植實行寬窄行,寬行6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30厘米至40厘米。幼苗期不耐寒,冬季需用塑料拱棚保護越冬。
主要病蟲害
1.羊蹄甲角斑病症狀:主要發生在葉片上,病斑呈多角形,黃褐色至深紅褐色,後期著生黑褐色小霉點。嚴重時葉片上佈滿病斑,常連接成片,導致葉片枯死脫落。發病規律: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為尾孢菌、粗尾孢菌兩種。一般在7至9月發生此病。多從下部葉片先感病,逐漸向上蔓延擴展。植株生長不良,多雨季節發病重,病原在病葉及殘體上越冬。 羊蹄甲防治:秋季清除病落葉,集中燒燬,減少侵染源。發病時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至1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至1000倍液,或80%代森鋅鋅500倍。10天噴1次,連噴3至4 次有較好的防治效果。2.羊蹄甲枯萎病症狀:葉片多從病枝頂端開始出現發黃、脫落,一般先從個別枝條發病,後逐漸發展至整叢枯死。剝開樹皮,可見木質部有黃褐色縱條紋,其橫斷面可見到黃褐色輪紋狀壞死斑。發病規律:該病由地下傷口侵入植株根部,破壞植株的維管束組織,造成植株枯萎死亡。此病由真菌中的鐮刀菌侵染所致。病菌可在土壤中或病株殘體上越冬,存活時間較長。主要通過土壤、地下害蟲、灌溉水傳播。一般6至7月發病較重。防治:加強養護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苗圃地注意輪作,避免連作,或在播種前條施70%五氯硝基苯粉劑3至5斤/畝。及時剪除枯死的病枝、病株,集中燒燬,並用70%五氯硝基苯或3%硫酸亞鐵消毒處理。可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200倍或50%多菌靈可濕粉400倍,或用抗黴菌素120水劑100ppm藥液灌根。
園林用途
羊蹄甲樹冠修理,枝枒低垂,1年有三季開花,花色艷如彩霞。宜植於道路兩旁和庭院中。許多品種可作行道樹或綠化樹。
園林品種推薦
大花紫薇+紅花羊蹄甲+魚尾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