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凱湖松
分布地區
分佈黑龍江
形態特征
現狀 漸危種。興凱湖松主要分佈於興凱湖畔及周邊地區。長期以來,由於濫伐森林,其分佈範圍日益縮小,高大的樹木越來越少,資源日漸枯竭。常綠喬木,高15一20米,胸徑30一50厘米;下部的樹皮常呈灰黑色或黑褐色,縱裂,中上部呈紅褐色或淡褐黃色,呈片狀剝落;1年生枝淡褐色或黃褐色,具白粉;2一3年生枝灰褐色,呈薄片狀剝落,內皮紅褐色;冬芽長卵圓形,暗紅褐色,微被樹脂。針葉2針一束,較細,長4一10厘米,寬1一1.3毫米,邊緣具細鋸齒,兩面均有氣孔線,樹脂道(4一)6一9個邊生;葉鞘灰色或褐色,宿存。雄球花黃褐色,雌球花紫色,1一3個近頂生,有短梗。球果下垂,卵圓形或卵錐狀圓形,長36厘米,逕24厘米,成熟時淡黃褐色或黃褐色,有時稍帶紫色;種鱗卵狀長圓形,長約2厘米,鱗盾斜方形或扁菱形,隆起或稍隆起,鱗臍褐色,平或稍突起,有短刺;種於近倒卵圓形,稍扁,長3一5毫米,淡褐色,種翅有關節,長13一15毫米。 特性 興凱湖松具有抗旱、抗風抗寒和耐土壤瘠薄等特性,能耐零下40℃低溫。喜生於排水良好的湖崗沙地或山頂石櫟質沙地,湖崗土壤pH值7,地下水位26米。生長比較快,10多年生的興凱湖松,連年高生長量常為4050厘米,20年生後結實較多,但有大小年之分。為陽性樹種,在鬱閉度0.30.4時天然更新良好,但在柞林內更新不好。興凱湖松常與蒙古櫟Quercus mongolica Fisch.、黃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黑樺Betula davurica Pall.等落葉闊葉樹混生。花期56月,球果至翌年910月成熟。
生長習性
暫無信息
栽培繁育
種子繁殖。播種育苗時注意防治立枯病,造林時避免營造純林。
主要病蟲害
園林用途
興凱湖松是生長在著名的風景秀麗的興凱湖岸的常綠針葉樹。在我國只分佈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其形態特徵介於赤松和樟子松之間,對於研究松屬的分類與分。保護措施 建議在興凱湖畔建立自然保護區。應選擇優良母樹,建立母樹林,擴大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