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薷
分布地區
產雲南西北部和東北部。
形態特征
攀援灌木;幼枝被灰黃色絨毛,老時逐漸脫落,疏生微彎小皮刺,花枝具短腺毛。單葉,卵形、寬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69厘米,寬46厘米,頂端短漸尖至尾尖,基部截形至淺心形,上面無毛,僅沿主脈稍具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絨毛,邊緣淺波狀,稀具不明顯裂片,有不整齊細銳鋸齒,側脈79對;葉柄長12厘米,具灰黃色絨毛狀柔毛和短腺毛,老時毛漸脫落;托葉長圓披針形,長11.5厘米,全緣、膜質,具柔毛。總狀花序較短小,生於側生小枝頂端,常具花615朵;總花梗、花梗和花萼具絨毛狀柔毛和長12毫米的腺毛;花梗長約1厘米;苞片與托葉相似;萼片披針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長1一1.2厘米,頂端短尾尖,全緣,在果期常反折;花瓣倒卵形或圓形,白色,幾與萼片等長,稍具柔毛;雄蕊多數,花絲線形或在基部寬扁,無毛或在花藥上稍具柔毛;雌蕊多數,稍長於雄蕊,子房無毛。果實近球形,直徑約1.5厘米,成熟時黑色;核具網紋。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長習性
生亞熱帶地區的溝谷邊雜木林中,海拔24003200米。
栽培繁育
暫無信息
主要病蟲害
園林用途
暫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