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稈藨草
分布地區
扁種藨草廣泛分佈在東北、內蒙古、華北以及江蘇、浙江及雲南等地區,以及新疆的南北疆平原綠洲上;國外在歐洲、中亞細亞、高加索、西伯利亞、堪察加、蒙古、朝鮮及日本均有分佈。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匍匐根狀莖,其頂端加粗成塊莖狀,倒卵形。稈高50—10厘米,較細三校往形,平滑。葉基生和稈生,條形,扁平,長15—30厘米,寬約3毫米;葉鞘包莖。葉狀苞片1—3,比花序長,長側枝聚傘花序短縮成頭狀,生於莖頂,有1—6小穗;小穗橢圓形或卵形,銹褐色或黃褐色,長1.0—1.6厘米多數花;鱗片長圓形,長6—8毫米,頂端具撕裂狀缺刻,有1脈及短芒;下位剛毛4—6條,為小堅果長的二分之一,有倒刺;雄蕊3;柱頭2。小堅果寬倒卵形,扁,長約3毫米
生長習性
扁稈藨革是濕生植物,散生於水邊草地、沼澤地、稻田、河岸積水灘地;湖泊、掛澱以及鹼性草甸的低窪濕地,常與蘆葦(Phrnagmitescommunis)、水蔥(Scirpustabernaemontani)、香蒲(Txphaangustifolia)等伴生。它是一種廣佈種,在森林帶、草原帶和荒漠帶均可見到。
栽培繁育
暫無信息
主要病蟲害
園林用途
放牧場上野生狀態的扁稈藨草只有晚春初夏季節、牛少量採食,其它家畜及家禽幾乎不食,飼用價值偏低。有時,豬常拱吃其地下的塊莖。乾草的營養成分分析,如表111。扁稈藨草屬於莎草科,植物體內含纖維素成分較多,不宜單獨飼用,可作為混合飼料或青貯發酵餵飼家畜。此外,6—7月間割下,這種蔗草的莖葉尚可作造紙及編織的原料,根莖和塊莖富含澱粉,可供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