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頂紅
分布地區
原產秘魯和巴西一帶,各國均廣泛栽培。
形態特征
朱頂紅總花梗中空,被有白粉,頂端著花2-6朵,花喇叭形,花期有深秋以及春季到初夏,甚至有的品種初秋到春節開花(白肋朱頂紅)。現代栽培的多為雜種,花朵碩大,花色艷麗,有大紅、玫紅、橙紅、淡紅、白、藍紫、綠、粉中帶白、紅中帶黃等色;其花色除純藍、純黑、純綠外已經可以覆蓋色譜中其餘的所有顏色。花徑大者可達20cm以上,而且有重瓣品種。朱頂紅品種繁多不遜鬱金香;花色之齊全超過風信子;花型奇特連百合也遜色;花葉雙藝乃球根罕見。可見其綜合性狀乃球根花卉之首。
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生長適溫為18℃- 25℃,忌酷熱,陽光不宜過於強烈,應置蔭棚下養護。怕水澇。冬季休眠期,要求冷涼的氣候,以10℃- 12℃為宜,不得低於5℃。喜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栽培繁育
繁殖採用播種法或分離小鱗莖方法。種子成熟後,即可播種,在18℃- 20℃情況下,發芽較快;幼苗移栽時,注意防止傷根,播種留經二次移植後,便可上入小盆,當年冬天須在冷床或低溫溫室越冬,次年春天換盆栽種,第3年便可開花。一般多用分離小鱗莖的方法繁殖,將著生在母球周圍的小鱗莖分離,進行培養,第二年就可開花。 用分球、分割鱗莖、播種或組織培養法繁殖。分球繁殖於3 - 4月進行,將母球周圍的小球取下另行栽植,栽植時覆土不宜過多,以小鱗莖頂端略露出土面為宜。此法繁殖,需經2年培育方能開花。分割鱗莖法繁殖一般於7 - 8月 冰皇后份進行。首先將鱗莖縱切數塊,然後,再按鱗片進行分割,外層以2鱗片為一個單元,內層以3鱗片為一個單元,每個單元均需帶有部分鱗莖盤。此法繁殖,若被分割的鱗莖直徑為6cm以上,則每球可分割成20個以上雙鱗片和三鱗片的插穗,將插穗斜插於基質中(pH值最好為8左右),保持25 - 28℃和適當的空氣濕度,30 - 40天後,每個插穗的鱗片之間均可產生1 - 2個小鱗莖,而且基部生有根系,此法繁殖的小鱗莖,需培養3年左右方可開花。朱頂紅經人工授粉容易結實,授粉後60餘天種子成熟,熟後即可播種,播後置半陰處,保持15 - 18℃和一定的空氣濕度,15天左右可發芽。實生苗需養護3 - 4年方可開花。 朱頂紅如采收種子,應進行人工授粉,可提高結實率。由於朱頂紅種子扁平、極薄,容易失水,喪失發芽力,應采種後即播。如種球生產,花後及時剪除花莖,以免消耗鱗莖養分。待長出葉片後,加強施肥,促使鱗莖增大和產生新鱗莖。鱗莖在13℃條件可貯藏8 - 10周,在5℃溫度下,可長期貯藏。
主要病蟲害
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斑點病和線蟲病。斑點危害葉、花、花葶和鱗莖,發生圓形或紡錘形赤褐色斑點,尤以秋季發病多。應摘除病葉;栽植前鱗莖用0.5%福爾馬林溶液浸2小時,春季定期噴灑等量式波爾多液。病毒病致使朱頂紅根、葉腐爛,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灑。線蟲主要從葉片和花莖上的氣孔侵入,侵入後引起葉和莖花發病,並逐步向鱗莖方向蔓延。鱗莖需用43℃溫水加入0.5%福爾馬林浸3-4小時,達到防治效果。蟲害有紅蜘蛛危害,可用40%三氯殺螨醇乳油1000倍液噴殺。 紅斑病 朱頂紅常發生的病害為紅斑病,葉尖、葉緣、葉面均可感病,發病初期出現紫褐色小斑點,逐漸擴展成紅褐色至紅色的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邊緣隆起,並出現明顯的紋路。病部干縮凹陷,枯黃,呈斑駁狀,最後變為灰白色,上面散生許多小黑點,即分生孢子。防治方法有及時徹底清除病葉並銷毀,以減少侵染源;發病期間用多菌靈600—800倍液防治,連續噴施數次。葉片出現黃斑 朱頂紅入夏後葉尖會出現黃斑,而後向下蔓延,用慶大黴素塗揩亦無效,是什麼原因呢?原來,有的朱頂紅葉色是常綠的,也有綠中帶黃斑條的,俗稱「金邊朱頂紅」,如果葉色是這樣的,生長又比較平滑正常,那就不是什麼病症;如果從葉尖開始向下逐步枯焦,就是得病了。造成病害的原因: 1烈日曝曬,盆土又經常過濕。 2施入了未經發酵腐熟後的「過肥」或純磷質肥。防治方法:朱頂紅不應放在烈日下曝曬,盆土不應經常澆水,不能施入未經發酵腐熟的肥料,不能施純磷質肥。防止朱頂紅夾箭 朱頂紅因其花碩色艷,且於早春綻放,故深受人們的喜愛。但如管理不善,往往會使其花箭夾於葉片中而難以挺立綻放。因此,培養時應注意: 1必須讓朱頂紅有充分的光照,待其長出新葉後,每週施1次以磷、鉀為主的肥料,如枯餅、骨粉、腐熟魚雜液等。少施或不施氮肥,以免葉片徒長,影響花芽的分化和開花。直至花箭抽出方可停止施肥,否則易出現提前落花、落蕾的現象。 2在朱頂紅生長和開花期,應保持盆土濕潤,以確保開花及生長時對水分的需求。當花箭長、花朵大且多時,為防止其斜、伏,應設立支柱護之。花謝後及時從花箭基部剪除,避免植株體內養分消耗,以利萌生新的花箭。
園林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