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葉益母草
分布地區
產內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及陝西北部;蘇聯,蒙古也有。模式標本采自蘇聯西伯利亞。
形態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有圓錐形的主根。莖直立,高2080厘米,鈍四稜形,微具槽,有短而貼生的糙伏毛,單一,或多數從植株基部發出,不分枝,或於莖上部稀在下部分枝。莖最下部的葉早落,中部的葉輪廓為卵形,長5厘米,寬4厘米,基部寬楔形,掌狀3全裂,裂片呈狹長圓狀菱形,其上再羽狀分裂成3裂的線狀小裂片,小裂片寬13毫米,上面綠色,疏被糙伏毛,葉脈下陷,下面淡綠色,被疏糙伏毛及腺點,葉脈明顯凸起且呈黃白色,葉柄纖細,長約2厘米,腹面具槽,背面圓形,被糙伏毛;花序最上部的苞葉輪廓近於菱形,3全裂成狹裂片,中裂片通常再3裂,小裂片均為線形,寬約12毫米。輪傘花序腋生,多花,花時輪廓為圓球形,逕33.5厘米,多數,向頂漸次密集組成長穗狀;小苞片刺狀,向下反折,比萼筒短,長46毫米,被短糙伏毛;花梗無。花萼管狀鍾形,長89毫米,外面在中部密被疏柔毛,餘部貼生微柔毛,內面無毛,脈5,顯著,齒5,前2齒靠合,稍開張,鑽狀三角形,具刺尖,長34毫米,後3齒較短,三角形,具刺尖,長23毫米。花冠粉紅至紫紅色,長約1.8厘米,冠筒長約0.9厘米,外面無毛,內面近基部1/3有近水平向的鱗毛狀的毛環,冠簷二唇形,上唇長圓形,直伸,內凹,長約1厘米,寬約0.5厘米,全緣,外面密被長柔毛,內面無毛,下唇長約0.7厘米,寬約0.5厘米,比上唇短1/4左右,外面疏被長柔毛,內面無毛,3裂,中裂片倒心形,先端微缺,邊緣薄膜質,基部收縮,側裂片卵圓形,細小。雄蕊4,均延伸至上唇片之下,平行,前對較長,花絲絲狀,扁平,中部疏被鱗狀毛,花藥卵圓形,2室。花柱絲狀,略超出於雄蕊,先端相等2淺裂,裂片鑽形。花盤平頂。子房褐色,無毛。小堅果長圓狀三稜形,長2.5毫米,頂端截平,基部楔形,褐色。花期79月,果期9月。 可分兩變型。一為原變型 f. sibiricus。二為白花變型 f. albiflorus (Nakai & Kitagawa) C. Y. Wu et H. W. Li in Act. Phytotax. Sin. 10(2):163.1965——L. manshuricus Yabe f. albiflorus Nakai & Kitagawa in Rep. Firs Sci. Exped. Manch. 4,1:47.1934;Kitagawa, Lineam. Fl. Mansh. 380.1939;Baranov in l. c. 376. 1959,與原變型不同在於花冠白色,產內蒙古。
生長習性
生於石質及砂質草地上及松林中,海拔可達1500米。
栽培繁育
暫無信息
主要病蟲害
園林用途
暫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