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草
分布地區
分佈在華東及華中北部地區。
形態特征
多年生疏叢型禾草。具短根莖,分櫱力強,能形成大量基生葉叢。鬚根特別發達,常形成強大的根網,耐踐踏,固土保水力強。性喜溫暖和濕度中等的沙壤土環境,為典型喜暖的中旱生植物。多分佈於暖溫帶的灌草褐土及黃土的低山丘陵地,一般高程不超過海拔1600~1700米,在華東及華中北部不超過1000米。適應溫度範圍為≥10℃積溫3000~4500℃。因此,它的北界即為典型草原南界。白羊草群落實際是夏綠林帶的一種較穩定的次生演替植被。由於白羊草生活力極強,兼具有性和無性繁殖,所以能迅速佔據地面,成為顯域性植被的建群種,並常與荊條 (Vitex chinensis)、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細葉胡枝子 (Lespedeza hedysaroides)、酸棗 (Zizyphus jujuba)、達烏裡胡枝子 (Lespedeza davurica)、黃背草 (Themeda triandra var.Japonica)、鐵桿蒿(Artemisia gmelinii) 等組成喜暖灌草叢植物群落,面積很大,分佈廣泛。白羊草為下繁禾草,壽命長達10年以上。也較耐旱、耐貧瘠,甚至礫質坡地也能生長。白羊草返青較晚,夏季萌發期生長緩慢,後期遇雨則迅速生長。華北地區一般在4月下旬萌發,6月份生物量猛增,9月初花期以後生長緩慢,並很快停止,但下層營養枝分櫱仍繼續緩慢進行。再生力較強,夏季放牧採食以後,一個多月即可恢復到原來的生物量。冬季枯萎較晚,殘株仍為羊群採食,利用期較長。
生長習性
適合於在排水良好的肥沃粘土上生長,在沙地和腐蝕土地上也能正常生長。
栽培繁育
暫無信息
主要病蟲害
園林用途
暫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