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草
分布地區
產於浙江、福建、台灣、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及西藏等省區。阿富汗、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日本也有。
形態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斜上,不分枝,少有叢生而呈纖維狀。莖直立,高 (15) 2045厘米,或更高,有細條紋,基部徑24毫米,自莖基部或在中部以上分枝,少有不分枝,枝斜上或開展,全株被白色長柔毛或短糙毛,或下部多少脫毛。葉通常密集於莖較下部,呈蓮座狀,基部葉倒卵形或匙形,頂端圓形,基部長漸狹,長67厘米,較下部葉有長柄,長313厘米,葉片長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或倒披針形,頂端圓形,基部楔形,常下延成具寬翅的柄,邊緣有圓齒或粗鋸齒,有45對側脈,在下面明顯,兩面被白色長柔毛;中部葉疏生,倒披針狀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無柄,長3.55厘米,寬515毫米,頂端鈍,基部寬而半抱莖,邊緣有小尖齒,上部葉漸小,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兩面被長貼毛。頭狀花序較多數,通常在莖及枝端密集成球狀或傘房狀,干時徑11毫米;花序梗纖細,長46,毫米,密被長柔毛;總苞半球形,長約55.5毫米,寬810毫米;總苞片34層,覆瓦狀,外層較短,卵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內層線狀披針形,長45毫米,頂端尖或漸尖,邊緣膜質或多少變紫色,背面沿中脈綠色,被長柔毛,干時常反折。花全部結實,黃色,外圍的雌花極多數,花冠絲狀,長1.72毫米,頂端有微毛,短於花柱的2.5倍;中央的兩性花少數(約1516個),花冠管狀,長約4毫米,上部膨大,有5個卵形裂片,裂片頂端有微毛;花托半球形,中央明顯凸起,兩性花的窩孔較外圍雌花的大,具短齒。瘦果長圓形,黃色,長11.2毫米,扁壓,兩端縮小,邊緣脈狀,兩面無肋,有微毛;冠毛污白色或稍紅色,長4.5毫米,糙毛狀,近等長,頂端狹。花期59月。[1]
生長習性
常生於山谷田邊、山坡草地或林緣,海拔7002500米。
栽培繁育
暫無信息
主要病蟲害
園林用途
暫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