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眾
分布地區
產於華北、西北、長江以南各地。
形態特征
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70厘米11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外被由逐年葉片折斷後,所殘存的棕褐色三角形鱗片;葉兩型環狀叢生。營養葉秋後就已形成,上被棕色鱗片,次年春季萌發,幼時捲曲,是食用的主要部位,然後逐漸展開,葉片為長卵圓形,披針型,二回羽狀深裂,互生。葉革質,脈羽不分枝:孢子葉,較營養葉短,具有長柄,葉羽狀,葉緣反折,成莢果狀,幼時暗綠色,成熟後棕色,孢子囊群包被其中。
生長習性
對溫度適應性較強,分佈於北緯22o52o之間,對日照長短不敏感,但對土壤水分和空氣濕度要求較高,因此,多分佈林下、山溪兩側和濕潤的溝谷中,乾旱地區無莢果蕨分佈。光照強度和土壤對莢果蕨的生長發育影響較大,通過調查發現,蓋度與營養葉和孢子葉的生長發育高度相關,在一定範圍內隨著蓋度增加,營養葉和孢子葉的數目減少,營養葉和孢子葉的比值增加。基質為暗棕壤的條件,長勢較好,生物量積累較大。總之,喜濕潤、耐陰、耐寒、喜溫暖、喜腐殖質及含水量較高的中性土壤。
栽培繁育
用孢子繁殖。大田栽培,選擇平整土地、水肥條件好、土質肥沃、滲透性好的地塊進行栽植。莢果蕨喜陰,驟然或持續高溫,都要使蕨類失水,造成熱害,夏季搭遮蔭棚保持濕潤的環境。水對蕨類的栽培很重要,滿足蕨類的土壤用水和空氣濕度的要求,原則是少澆水,看苗情,看氣溫澆水,土壤不幹不澆水,經常對葉面噴水,清洗葉面的尖埃,保持葉面的清潔和濕度。經常鋤草、鏟趟,進行正常的生產管理。
主要病蟲害
園林用途
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neson coon稱譽莢果蕨正在展開的葉卷頭「有著動力學上的動態美」,像鸚鵡螺的殼,在歐美各國,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讚美。莢果蕨葉長50厘米110厘米,寬10厘米25厘米,二回羽狀深裂,葉脈羽不分枝,婀娜多姿,葉片顏色由翠綠變成黑綠,逐漸變成黃棕色,是很好的觀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