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苞蒿 褐鱗蒿、巴然一沙裡爾日 Artemisia phaeolepis Krasch. 菊科 蒿屬

花草树木植物百科查询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褐苞蒿

褐苞蒿 褐鱗蒿、巴然一沙裡爾日
  • 別名:
  • 褐鱗蒿、巴然一沙裡爾日
  • 學名:
  • Artemisia phaeolepis Krasch.
  • 分類:
  • 地被宿根
  • 科:
  • 菊科
  • 屬:
  • 蒿屬
  • 生態性狀:
  • 耐陰植物
  • 觀賞性分類:
  • 其它

褐苞蒿

分布地區

產內蒙古、山西(北部)、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北部)及西藏。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有濃烈揮發性氣味。根單一或數枚,半木質化;根狀莖稍粗或略細,直立或斜向上,有少數細短的營養枝。莖單生或少數,高1540厘米,有縱稜,下部通常無毛,稀微有短柔毛,上部初時密被平貼柔毛,後脫落;通常不分枝或莖中部具少數著生頭狀花序的細短分枝。葉質薄,上面近無毛,微有小凹點,背面初時微有灰白色長柔毛,後漸脫落無毛;基生葉與莖下部葉橢圓形或長圓形,二至三回櫛齒狀的羽狀分裂;中部葉橢圓形或長圓形,長26厘米,寬1.53厘米,二回櫛齒狀的羽狀分裂,第一回全裂,每側有裂片57(8)枚,葉片前部及中部裂片與中軸近成直角叉開?,下部裂片先端略偏向葉柄,每裂片兩側具多枚櫛齒狀或短披針形的小裂片,小裂片全緣或有小鋸齒,小裂片與小鋸齒先端有硬尖頭,背脈凸起,葉緣常加厚;葉柄長35厘米,中部葉柄基部常有小型的假托葉;上部葉一至二回櫛齒狀羽狀分裂;苞片葉披針形或線形,全緣或邊緣有少量櫛齒。頭狀花序少數,半球形,直徑46毫米,有短梗,下垂,在莖上或在細短的分枝上排成總狀花序或為穗狀花序狀的總狀花序,而在莖上排成總狀花序式的狹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內、外層近等長,外層總苞片長卵形,背面近無毛,邊褐色,膜質,中、內層總苞片長卵形或卵形,無毛,邊緣褐色,寬膜質或全為膜質;花序托?蠱穡肭蛐危淮蘋?1218朵,花冠狹管狀或狹圓錐狀,背面有腺點,簷部具2裂齒,花柱長,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外彎;兩性花4080朵,全孕育或有時中央花不孕育,花冠管狀,背面有腺點,簷部外面初時常有短柔毛,後漸脫落,花藥線形或倒披針形,上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具短尖頭,花柱與花冠等長或稍短於花冠,先端2叉,花後叉開,叉端有短睫毛。瘦果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具不明顯的縱紋。花果期710月。

生長習性

內蒙古生於中、低海拔地區,其他省區分佈在2 5003 600米附近的山坡、溝谷、路旁、草地、荒灘、草甸、林緣灌叢等地區,也見於礫質坡地與半荒漠草原地區。

栽培繁育

暫無信息

主要病蟲害

園林用途

暫無信息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地被宿根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