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石筆木
分布地區
模式標本采自貴州赤水金沙溝,楠竹場,野豬坪,為本屬最北的分佈區(北緯28°)。
形態特征
喬木,高10米,頂芽被柔毛,嫩枝初時有微毛,以後變禿。葉厚革質,長圓形,長912厘米,寬3.55厘米,葉先端略鈍,基部圓形,上面干後暗褐色,稍發亮,下面無毛,側脈810對,邊緣有細鋸齒或近全緣;葉柄長69毫米,被微或禿淨。花未見。蒴果腋生,扁球形,直徑34厘米,35室,每室有種子23個;果爿35片,木質,厚46毫米,被灰色絹毛,中軸長22.5厘米,三角柱形;宿存萼片5,近圓形,大小不一,長712毫米,厚革質,被灰色絹毛。果柄長23毫米。 它與石筆木T. championi Nakai的區別,在於葉近全緣,葉基部近圓形,萼片較小,蒴果扁球形,果柄較短。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850米。
栽培繁育
(1)播種:種子層積於20~25℃恆溫箱內,通風透光,保持80%~90%的濕度,40d即有種子萌發;將種子播於溫室內的育苗箱內溫度20℃,覆土2cm左右,定期澆水保持土壤濕度,80d後出苗,出苗後澆施500倍多菌靈和N.P.K肥(2)育苗技術:待種子出齊後,進行大田移栽,翻挖土壤25cm以上,土壤軟細,用5‰的高錳酸鉀和400g/m↑〔2〕的鋅硫磷乳液噴灑床面進行土壤消毒,土壤施100g/m↑〔2〕的鈣鎂磷肥為底肥,苗木陰天移栽,搭棚遮蔭,經常少量澆水、施肥,一年施尿素液3~4次;苗木長成後,按常規控制水份和施肥。具有能規模化生產、成活率高、產出週期短、種苗質量優的特點。
主要病蟲害
園林用途
暫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