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樹
分布地區
菩提樹原產印度,因此通稱印度菩提樹,別名覺悟樹、智慧樹。相傳梁武帝天監元年(502 年),印度僧人智藥三藏從西竺引種菩提樹於廣州光孝寺壇前。從此我國廣東、雲南均有菩提樹生長。是印度國樹。在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各地的叢林寺廟中,普遍栽植菩提樹,它在《梵書》中稱為「覺樹」,被虔誠的佛教徒視為聖樹,萬分敬仰。 國外分佈於印度、日本、馬來西亞、泰國、越南、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坦;中國大陸主要分佈於廣東(沿海沿海島嶼)、廣西、雲南等地,多屬栽培,但喜馬雅山區,從巴基斯坦拉瓦爾品第至不丹均有野生。[
形態特征
菩提樹屬桑科榕屬常綠大喬木。高25-35m,樹冠巨大,直徑可達30m。樹皮黃白色或灰色,平滑或微具縱稜,冠幅廣展;樹幹凹凸不平。樹枝有氣生根,下垂如須,側枝多數向四周擴展,樹冠圓形或倒卵形,枝葉扶疏,濃蔭覆地。單葉互生,心形或三角狀闊卵形,具葉柄,全緣波狀,革質,卵圓形或三角狀心形,表面光滑,先端長尾狀銳尖,延長成尾狀,基部寬楔形至淺心形,側脈8~10對。全緣或波狀;深綠色,有光澤,不沾灰塵,被看作聖樹的象徵。 葉形美觀,常用作詩畫題材。花生於葉腋,不見真面目,稱隱頭花序成對腋生。無總梗,扁球形。雌雄同株;雄花很少,生內壁近口部,無柄,花被片3,雄蕊1枚;雌花有梗或無梗,花被片3-4,花柱近頂生。癭花多數,花被片4-5;子房有柄,花柱線形。隱花果,扁平圓形,冬季成熟,紫黑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果實:隱花果腋出雙生,扁球形,表面散生多數紫色斑點,基部具有革質之苞片3 片。葉互生,滴水的葉尖乃該品種特徵,是適應熱帶雨林而成,此樹的根壓大得驚人,在早上可以見到樹葉分泌出水由葉尖滴下。
生長習性
栽培繁育
主要病蟲害
園林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