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的瓦爾德馬王子(約阿希姆·弗裡德裡希·恩斯特·瓦爾德馬;Joachim Friedrich Ernst Waldemar ;1868年2月10日-1879年3月27日 )是腓特烈王儲(未來的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三世)與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瑪麗一世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女王的數量在歐洲歷史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其中英國是歐洲歷史最多女王的國家,從古到今一
瑪麗一世(英文:Mary I,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1553年7月-1558年11月17日在位)。她是都鐸王朝的第四任君主,她的父親是亨利八世,母親是凱瑟琳王后(阿拉貢的凱
伊麗莎白一世為何終身未嫁?伊麗莎白一世的追求者有多少?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伊麗莎白一世是英國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任君主,在她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中,英國國內經濟實
妹妹是俄國末代皇后,祖母是維多利亞女王,她自己的結局卻十分悲慘
伊麗莎白·亞歷山德拉·路易絲·愛麗絲,她是俄羅斯末代皇后的姐姐,同樣也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女(她們的母親是愛麗絲公主,女王的兒女兒)。與她所有的親友是靠地位來取得榮耀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母親、英國王太后伊麗莎白·波維斯-萊恩2002年3月30日離開了人世,她比自己的丈夫喬治六世國王多活了整整半個世紀。在許多英國老人眼中,王太后和喬治六世
卡斯蒂利亞女王胡安娜(西班牙語:Juana,1479年11月6日—1555年4月12日),人稱瘋女(La Loca),出生於托萊多,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之次女。她是卡斯蒂利亞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血腥瑪麗這個名字,它原本是一個恐怖傳說。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不管在任何版本中,「血腥瑪麗」這個詞都是邪惡、黑暗的象徵
路易十六皇后:讓他們吃蛋糕啊,瑪麗·安托瓦內特真的說過這句話嗎?
「讓他們吃蛋糕啊」————我保證這句話我沒說過。 ———瑪麗.安托瓦內特 三國有斷頭將軍嚴顏,法國有斷頭艷後瑪麗。這位絕代艷後嫁到法國時才不滿14歲。歷史就是這樣充滿著
影響力最大的王室家族:哈布斯堡王朝走向衰落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15~17世紀歐洲最為顯著的事件之一,是哈布斯堡王朝的衰落和英國、法國、荷蘭等新興民族國家的崛起。如果說16、17世紀的歐洲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德意志、西班牙的天下,那麼,18、
查圖西茨會戰(英語:Battle of Chotusitz;德語:Schlacht bei Chotusitz),是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第一次西裡西亞戰爭在1742年5月17日的戰役,以普軍勝利作結。這是腓特烈二世和洛林親王一系列對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中曾出現一個特殊的國家——女兒國,這個國家上至國王、貴族,下到官員、百姓,全是女子。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這樣一個國家呢?下面小編給大家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安妮博林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現在很多女人都渴望嫁入豪門,飛上枝頭變綵鳳,可是富豪太少,女人太多,所以有些女人選擇當小三去
人到暮年 家庭才是我們最後的歸宿 她有了事業和愛情,卻成為了失敗的母親 一位曾擁有英國最高權位的鐵娘子,但背後卻承受著無限的孤獨和悲哀。撒切爾說過:在我的世代,沒有女
瑪麗亞一世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歐洲因為受文化底蘊、宗教思想等影響,女性也有王位繼承權,因此在歷史上經常會出現女性國王,簡稱女王。在歐洲南
匈牙利和波蘭君主拉約什一世大帝的女兒,父親死後和姐姐分別繼承兩國,當時她才9歲,根本無力執政,波蘭貴族為了和立陶宛聯合對抗條頓騎士團,在她11歲時強迫她嫁給立陶宛大公
英國人奮力爭奪這座珍貴的阿納姆橋並沒有在戰爭中遺留下來。為了穩定萊茵河以南的戰線,美國陸軍航空隊第344轟炸機中隊的B-26掠奪者式轟炸機在1944年10月7日炸毀了這座橋樑以阻止
波旁王室,顧名思義便是起緣於法國中部的波旁地區。而這個采邑最早出現於13世紀初,是法王一位家臣即今天波旁王室成員的母系祖先的私人封地。而其成員的父系祖先可追溯到來自
虔誠的女人 瑪麗亞一世(1734-1816)布拉干薩王朝女王(1777-1816)改革者若澤一世之女。若澤卒於1777年,他的女兒即同D.彼得王子結婚的D.瑪莉婭一世繼承了王位。彼得羅事實上是她的叔,因為
維多利亞女王年輕時就是一個極其貪婪的鐵腕美人。晚清時期,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第一把戰火「鴉片戰爭」使中國人民飽受了殖民主義鐵蹄蹂躪下深重的苦難,但是很少人知道,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