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近年來讀過不少傳記和回憶錄,如果對傳主或作者稍有瞭解,往往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是倍感親切,因為所傳所憶加深了自己以往的感受;一是恍若隔世,因為所傳所憶居然與原有印象完全不符。對其矯揉造作、塗脂抹粉處更覺噁心。有些書結構機巧,文字可讀,如果用於寫小說散文,或許稱得上佳作。但傳說和回憶錄應屬紀實,離開了真實,還有什麼意義?海外某女士前些時著書,自稱為某人私生女,轟動一時。面對各方質疑,該女言之鑿鑿,聲稱完全事實。無奈漏洞百出,以後不得不改口,稱之為文學作品,令人嗤鼻。 20年前,我有幸去芝加哥大學向何炳棣先生求教,又蒙先生慨允翻譯他的名著《1368-1953年中國人口研究》,前幾年他來上海時也有機會謁見,對他的求真學風、率真態度有切身體會。現在讀到他的《讀史閱世六十年》,印象最深的也還是他的真。 何先生對史學的貢獻自不待言,如前面提到的那本名著出版於19 59年,但迄今無人超越。我與同人研究中國人口史粗有成績,在理論和方法上多以此書為基礎。但何先生在「閱世」方面也有其特立獨行:他在清華求學時的政治態度,曾被左派列為「反動」。而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全力投入「保釣(魚島)」運動。「文革」後期他是最早訪華的旅美學者之一,並且通過發表文章、作講演,盛讚新中國的成就。1979年鄧小平訪美時,他曾以全美華人協會副會長身份主持歡迎宴會。他於1975——1976年度當選為美國亞洲學會會長,是迄今唯一的華裔會長。作為台灣「中研院」院士,卻斷絕聯繫達22年,晚年才重新恢復。對此,他都沒有迴避,有的還作了相當詳細卻令人信服的真相說明。就是暫時不想說的,也態度明確,如對有的文章「願意把它忘掉」,「因為它雖有史實與感情,但對國內新氣象只看到表面,未能探索新氣象底層真正的動機」。所以我應該將此書推薦給史學界以外的讀者。 (本文作者系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