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十二把椅子》 〔蘇聯〕伊·伊裡夫、葉·彼得羅夫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 一個形容憔悴,失魂落魄的瘦子,奔走在蘇維埃遼闊的疆土上,像鬼打牆一樣團團轉,這就是前首席貴族伊波利特·沃洛比亞尼諾夫;在他的身旁堅定地走著一個英姿勃勃的年輕人,他是偉大的謀士奧斯塔普·賓傑爾,一個值得信賴的旅伴和合夥人,具有第一流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的江湖騙子。這就是《十二把椅子》的兩個主人公。自從在外省的一間氣味不佳的門房裡相遇,不管首席貴族是否樂意,反正他就變成了偉大謀士的僕從和受庇護者。 據前首席貴族的岳母臨終前透露,她曾經把一包價值七萬盧布的鑽石藏在一把紅木椅子裡,倉皇出逃的時候沒有來得及取出。一聽說這件事,竄伏於某外省小城,當了戶籍登記處辦事員,對自己的餘生已經認命的前首席貴族,突然像吃了強力興奮劑,二話不說,就踏上偉大的冒險征程。椅子總共十二把,已經在亂世中四散,但他不管不顧,一定要找回他的椅子,找回他的財寶,找回與蘇維埃國家的現實圖景迥異的生活。 幾經周折,兩個合夥人在外省和莫斯科一無所獲,於是他們追隨著擁有兩把椅子的劇團,沿伏爾加河順流而下。從此故事變得有一點驚險刺激的味道。在證實了被他們所獵取到的十一把椅子當中都沒有傳說中的財寶之後,偉大的謀士反而無比興奮:因為他現在100%地知道財寶的所在了。「會議繼續進行!」每當困難的時候,我們都會聽到偉大謀士爽朗的聲音。不過,和他們的先驅乞乞科夫一樣,兩個冒險家的美夢最終徹底破產了:小說以新社會對私有財產的合法剝奪而告終,將邪惡的財富化為一座光芒四射的鐵路工人俱樂部。 在尋寶的偉大探險征途上,兩個合夥人各擅其能,不離不棄。要不是首席貴族在得知財寶最後下落的時候心生邪念,竟然卑鄙地把他的朋友殺掉,以便獨吞財寶,這兩個人幾乎譜寫了一曲「偉大的友誼」。不過,讀者們無論如何也不願和偉大的謀士永別,強烈要求他奇跡般地復活,繼續他在廣袤的俄羅斯大地上(確切地說,是蘇維埃的土地上)的冒險生涯……於是便有了《十二把椅子》的姐妹篇《金牛犢》。 也許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流浪與冒險的衝動。而對於擺脫凡俗生活的夢想,尋求寶藏是一個很好的題目。壞蛋性格中自有庸碌的良民望塵莫及之處。像偉大謀士這樣的傢伙,雖然幹著坑蒙拐騙,巧取豪奪的勾當,卻有著超脫於凡夫俗子的冒險家氣質:雄心勃勃、膽大妄為、隨機應變、樂觀堅定,從不怨天尤人,絕無悲苦嘴臉。他是一個被緊緊鎖在人們心底的小魔鬼,作者開了一個小門,他得以化作一道青煙溜了出來,在興風作浪一陣以後,又被一隻寶葫蘆收了回去。可能這就是讀者認可甚至喜愛這個「反面人物」的原因。還有一點也很重要:他儘管不受道德的羈絆,倒顯得一派天真坦蕩;雖然做的全是壞事,但從未窮凶極惡地把事情做絕。 其實,這部小說諷刺的對象並不止「沒落貴族」、「市儈」、「小市民」這些上個世紀的反面人物,它對全社會圖景的描繪沒有一筆不是帶「刺兒」的。《十二把椅子》與布爾加科夫的《大師與瑪格麗特》有許多相似之處,在復原歷史原貌的意義上,兩部小說簡直可以互相印證;在諷刺的尖刻,想像的怪誕,以及對人性弱點進行無情嘲弄方面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十二把椅子》出奇地幸運,在「拉普」主宰文壇的上世紀二十年代竟得以一紙風行,而且幾十年來時有刊印,直到今天還擁有廣大的讀者。當然,不得已的塗塗抹抹還是在所難免,曾經有不同的版本,故事的取捨和增減也帶有時代的印記。我國在1980年代已經翻譯出版過這部小說,人文社的這本《十二把椅子》所依照的是「國家文學藝術出版社」1961年的版本。這個版本最接近這部小說的原初形態,故事和語言都很精練,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它作為文學的純度。 與《大師與瑪格麗特》相比,《十二把椅子》畢竟近於通俗文學,缺少宗教的終極關懷和悲愴情緒。滑稽是這部小說的底色,大概這正是它能被網開一面的原因。但通俗文學自有它的好處,那就是它能夠慰藉芸芸眾生,使人不會耿耿於懷,塊壘叢生。 共2頁,當前第1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