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後感之五 - 讀後感

作文網,作文素材大全,小學作文大全,中學作文大全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論語讀後感之五

讀後感

論語讀後感 既然我們可以有這麼多朋友,那麼朋友有沒有種類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視為開放與包容,「同」可視為封閉與單一。從人際交往來說,「和」指與不同類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與氣息相投的人交朋友。不同類型指得又是什麼呢?我覺得「朋友」這個詞事實上很難定義,在很多場合,「朋友」只是「有用的熟人」的代名詞。勉強加以分類,可以以一個個體為中心,從他的主觀角度出發,以工具性目的和價值或情感認同性目的各自所佔比例為尺度,畫圈。圍繞個體最緊的是主要以純粹價值認同為紐帶的朋友,越外圍的朋友,工具性越重。當然,所謂工具性和認同性只是為了劃分方便,在實際中,兩者攙雜在一起,很難一刀切。不過,也會有極端情況,如果我們對於一個人毫無感情可言,與他相交只剩利用價值了,我想我們即使稱之為朋友,其內涵也變味兒了。這還僅僅是主觀的劃分,客觀的現實生活常常讓我們與工具性朋友保持最密切的關係,而認同性朋友可能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但兩個人的心還是相通的,客觀不能,主觀也無須見面。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這種情況。但是這種劃分仍不嚴密,只考慮了常態、共時的情況。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會結 交上述兩種朋友。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是老朋友,最難忘的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出現的,又不能永遠在一起的朋友。這雖然是人生憾事,話又說回來,我們也不必刻意去保持聯繫。因為情感的相投、價值的認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機緣下才產生。執著地追求全面的瞭解可能會使剎那的美感煙消雲散。所謂距離產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種和諧,該散就散,回憶有時更加美好。所以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子罕)再進一步說,如果我們能欣賞他人異於己的地方,那和他們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難的事。這一點與認同感並不矛盾。接受甚至欣賞異己,便意味著從反面認同了對方的「異」,從「異」中求得了「同」,達到「和合」的境界。這或許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礎。如果說俞伯牙之於鍾子期是一種同質的認同,那麼莊子之於惠施就是一種異質的認同。好比矛盾的雙方,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將失去存在的價值。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讀後感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