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帳篷裡成婚 新娘幸福落淚
「親一個,親一個!」在滔滔的岷江邊,在凌亂的廢墟旁,在簡單的帳篷裡,這樣的聲音對遭遇特大地震災害後的汶川而言,顯得久違而珍貴。正是在這個重災區,在鄉親們熱情的呼喊中,昨日上午,汶川縣威州鎮雙河村的一對年輕羌族戀人攜手走進婚姻殿堂,為這個劫後重生的地方增添了一些喜氣。
「5·12」當天訂婚突遇地震
從威州場鎮跨過一座鐵索橋,就是雙河村,這裡在「5·12」那場猛烈的地震中遭遇重創,不少房屋坍塌,剩餘下來的所有房屋都已變成危房。這個昔日依山傍水的村莊,在當下已成為一個帳篷安置點。從村頭過去,在一塊空地上,數十頂藍色帳篷整齊排列著,受災群眾居住在這裡,以遮風避雨。
前天下午,在這片藍色帳篷中,不經意間搭建起一個白色的帳篷。昨日一大早,一些群眾起床後驚異地發現,在這個帳篷的四周,竟分別貼著紅色的「
生活逐漸安定決定如期完婚
災難突如其來,再談婚禮的事情顯然不合時宜,對重災區汶川來講尤其如此。雙河村的房屋在地震中坍塌了不少,其他的房屋也基本上成為危房,在吃穿住都成問題的情況下,王小波和郭富娟的婚禮逐漸被人遺忘。「地震後的那些天,可以說連吃住的地方都沒有。」王小波說,地震是他們從來沒遇到過的困難,當天還下了很大的雨,躲在一個棚棚裡,冷得不得了,吃的也沒有,所有的村民都處於恐慌中。好在很快就有部隊幫他們搭建起了成排的帳篷,隨後有人送來了食物,還有人來消毒防疫。
隨著生活逐步穩定,大家漸漸習慣了帳篷生活。王小波和父親王新民又商量起結婚的事情。「按照我們的風俗習慣,定下婚期後,是不能延誤的。」王新民說,當時自己在想,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大家的生活逐漸安定下來,所以即便環境簡單、條件艱苦,但還是要為兒子舉辦一個簡單的結婚儀式,「只要能夠把女方順利接過來,就是一個好事。」對男方家裡的決定,郭富娟感到很驚喜,很快就滿口答應了。
既然要結婚,就應有一頂帳篷作洞房。王小波所在雙河村黃巖組的幹部5月31日趕緊去找帳篷。但找來找去,最後只找到一頂白色帳篷。
沒有床怎麼辦?幾個年輕人跟隨王小波來到廢墟中,費了很大勁,硬是從中把新床、新被單、毯子和被子給掏了出來。不過,王小波感到有些遺憾,因為沒有把結婚證找到。「還不錯,靠大家幫忙,現在啥子都整好了。」昨日上午正式舉行婚禮前,王小波帶著記者進入到帳篷「洞房」中。在這個白色素雅的帳篷裡,一架嶄新的床擺放在中央,上面鋪著嶄新的毯子、被子。一些好心的鄉親還專門給這對新人找來一些紅布,懸掛在帳篷頂上,為這個簡單的「洞房」增添了喜慶氣氛。
在「洞房」外,鄉親們幫忙在用帆布臨時搭起一個簡陋的「會客廳」,前來道賀的客人們在這裡可以喝到主人準備的茶水、吃到喜糖、抽上喜煙。
帳篷裡成婚新娘幸福得落淚
昨日11時30分,在「會客廳」裡,沒有酒水,沒有宴席,沒有喜慶的音樂,王小波與郭富娟的婚禮如期舉行。在鄉親們的笑聲中,兩人來到大家圍成的一塊空地上,相依而立。王小波的父母端端地坐在旁邊的凳子上,面帶微笑看著兒子和兒媳婦。「一拜共產黨,二拜死去的同胞,三拜父母。」主婚人是雙河村支部書記譚小明。對不同以往的「三拜內容」,王新民說,是他與書記商量的。兒子兒媳向父母行禮後,他站起身來大聲地告訴周圍的鄉親:「我的兒子今天這個時刻能結婚,要感謝黨和政府,在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了我們。我們一家人都忘記不了。」話音剛落,周圍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其中,既有對一對新人的祝福,更飽含著對黨和政府的感激之情。「親一個,親一個。」鄉親們對新人大聲呼喊著。王小波憨厚地伸手攬過郭富娟,然後重重地在她的臉頰上親了一下。瞬間,郭富娟的臉紅到了耳根。不過隨後,她的眼睛突然濕潤了……郭富娟向人們解釋,能在經歷一場生死浩劫後與心愛的人喜結良緣,她是因為高興而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