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時,人體內的三磷酸腺甘(ATP)水解為二磷酸腺甘(ADP)和磷酸,以釋放能量,直接供運動需要。其它能量物質(糖元和脂肪等)則通過各種代謝途徑分解供給,以保證ATP數量的恢復。氧氣充足時(中、小運動強度),ADP通過糖、脂肪氧化釋放的能量重新合成ATP,缺氧時(大強度),ADP則由磷酸肌酸(CP)或糖酵解生成乳酸釋放的能量重新合成ATP。可見,運動時的能量物質一般分為三種:首先是直接供給的能量物質——ATP,其次是間接被利用的能量物質——CP及糖元,第三是被氧化分解釋放大量能量的物質——糖元和脂肪。
人體中ATP儲備很少,激烈運動時它供能不足以維持10鈔鐘,CP系統可提供20鈔左右的能量,接下去就是肌肉中儲備的糖元供能了。肌糖元被大量消耗後,血糖便參與供能。再下去才動員肝糖元供能。就是說,只有當運動時間超過30分鐘,脂肪才被動員起來與糖元一起供能。隨著運動時間的延長,脂肪供能的比例逐漸增加,最多可占總消耗量的70—90%。
由此可見,短於30分鐘的減肥運動是不可取的,無論強度大小,脂肪消耗均不明顯。比如,用「仰臥起坐」來減少腹部脂肪的做法就不可取,因為很少有人能連續仰臥起坐30分鐘以上,即使間歇著做也難以達到。作為燃料,脂肪只是備用「油箱」,只有當主油箱(糖元)消耗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啟動備用「油箱」。那麼,用局部練習來減少局部脂肪究竟行不行呢?回答是否定的。第一,局部練習總消耗量少,容易疲勞,不能持久。第二,脂肪供能由神經和內分泌系統調節,而這種調節是全身性的。並非練哪個部位的脂肪,而是哪裡供血條件好,有利於脂肪的消耗,哪裡就能減肥,比如,一個胖子經過一段時間的腰腹鍛煉後,腰圍不見小多少,可臉頰卻消瘦了許多,原因就在此。一般來說,上體由於重力作用血液循環較好,運動中上身脂肪的消減快於下半身。如身體情況允許,採用倒懸垂或按摩肥胖部位,改善那裡的供血條件,則對局部減肥是有幫助的。
另外,脂肪在運動時的供能作用還與運動強度有關。小強度運動時(有氧練習),肌肉主要利用氧化脂肪酸獲能,脂肪就消耗得快。運動強度增大,脂肪消耗比例隨之相應減少,中等強度運動時糖與脂肪供能的比例基本相同。接近大強度運動時,脂肪供能比例只佔15—20%。因此,輕鬆愉快的、長時間的小強度運動最有利於減肥,越激烈、越吃力的運動減肥效果越差。
綜上所述,減肥鍛煉應選擇全身性的有氧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快走、慢跑、健身操、輕器械健美鍛煉等,心率保持在100—120次之間,時間(每次)達到或超過一小時,堅持不懈,必有成效。最後再提醒一句:別忘了適當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