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出國導致的精神障礙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因出國導致的精神障礙

某男士被公司派往A國工作一年。他精通外語,年富力強,可去了不足半月就感到那裡天低雲暗,住所好像越來越窄,四面牆壁朝他擠壓。這些難以用語言表達的痛苦使他哭喊著無論如何也要回國。

近年來,這種由出國引發的精神疾患有所增多,他們表現各異,接診可見這樣一些類型:

一、人格解體型。見於某些中青年男女,一般是獨自被派到國外,有一定壓力,駐外時間較長。他們到國外後較短時間內出現感知覺障礙,如周圍的世界沒了生機,死氣沉沉,缺少真實感;自身與現實環境似隔著東西,朦朦朧朧,不能融入;身體感到被擠壓,變大或縮小等。患者自知這些感知覺異常,但被其鉗制無法擺脫,瓦解了意志力,精神狀態和行為方式變得判若兩人。

二、婚姻障礙型。僅見於某些年輕女性,她們與自己年長10多歲的外國男子結婚後移居海外,夫妻間語言相通,生活方面也有較多相似性,但無快樂可言。白天丈夫在外工作,自己在家守候,夜晚相聚少有共同話題,只是生理上的需求。漸漸的,她們似籠中之鳥,無精神寄托,每天麻木地生活,甚至用酒灌醉自己。精神症狀主要表現為煩躁、易怒、衝動,常發無明之火,摔東西毀物。回國休整一段時間好轉,但一想到又要回去,情緒又開始變壞。

三、抑鬱型。見於某些依賴性強、自立能力差、被家長安排出國的學生。他們到國外後感到孤獨無助,情緒悲觀,無法投入到學習中,想打退堂鼓回國。但一想到家人費了很多事,花了很多錢,對自己寄予很高的期望,就又感內疚自責,伴隨的是失眠、頭暈腦漲、全身乏力等軀體症狀,且不敢跟家長在電話中真實表露。他們有的試著找過當地的心理醫生,但由於文化背景不同,那裡的醫生建議他們找性伴侶,這令他們費解、失望,抑鬱症狀加重。

四、角色混亂型。見於某些未婚年輕女性,她們隻身到國外打工或學習,由於工作學習的單調寂寞,瞞著國內的父母不由自主地走入男女同居者的行列。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精神壓力,生活有了照應,但結果是懷孕墮胎,只能做露水夫妻。這種既非朋友又非夫妻的角色錯位衝擊著她們,使其每天都處於既想改變現狀,又難割捨的痛苦中,有的人不得不因此而回國。

五、精神病型。見於在國內受過精神創傷、有精神病史者,他們中的某些人為了換個環境而出國。據他們講,到國外後由於長期聽不到國內的聲音,不瞭解國內的變化,每天在陌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沒有歸屬感和認同感,甚是苦悶。他們在異國他鄉病情並未緩解,反而由緊張到崩潰,致使舊病復發,出現幻覺、妄想,情緒及行為反常。

在精神病學中,出國導致的精神障礙屬文化撞擊與移民精神衛生問題的研究範疇。當固有的傳統文化來到陌生的文化之中時,一些人會自覺不自覺地抗拒抵制,難以接納,出現適應困難,因此導致精神疾病的發生。國外研究顯示,原本心理脆弱的人遠離家鄉,遭到種種困難和歧視,被動接受另一種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會增高。原有精神病者在原居住國不如意,移民後會因文化與環境的生疏,誘導疾病的復發。

怎樣預防和減少這類疾患?因個案不同,辦法也不盡相同。其中重要的一點是,在出國前做一次心理體檢,測查情緒穩定度、調節力、毅力、自制力、樂群性、敏感性、緊張性、動機及價值觀等心理及個性因素。有問題者可事先進行治療,或者帶著相應的「精神處方」出國,確保在國外健康愉快地生活。山東威海市立醫院心理門診 王希寶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