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珧柱的功效,江珧柱的作用,江珧柱的副作用
江珧柱
(《本草從新》)
【異名】馬甲柱(《閩中海錯疏》),角帶子(《本草求原》)。
【來源】為江珧科動物櫛江珧的後閉殼肌。
【動物形態】櫛江珧(《宛委錄》),又名:珧(《爾雅》),玉珧(《爾雅》郭璞注)。
貝殼2片,大型,長可達30厘米,略呈三角形或扇形。殼頂尖細,位於殼之最前端,殼後端寬大。背緣直或略彎;腹緣前半部較直,至後半部逐漸突出。後緣直,或略呈弓形。近腹緣的殼表光滑,其他部分均有放射肋,肋上有三角形小棘。幼小個體,殼質薄,透明,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加厚。殼表顏色亦隨年齡而不同,幼小個體多呈白色或淡黃色;較大者呈淡褐或褐色;老者則呈黑褐色;頂部常被磨損而露出珍珠光澤。生長紋在殼背處細而不明顯,至腹面較粗,多呈褶襞狀。殼內面色與殼表略同。韌帶淡褐色,長與背緣相等。前閉殼肌痕小,長橢圓形,位於殼頂內面;後閉殼肌痕大,略呈圓形,位於貝殼中部。外套痕略顯,肉質部較殼小。足小,呈棒狀。足絲淡褐色,極細軟。
生活於淺海泥沙底。我國南北沿海都有分佈。
【採集】全年都可捕捉。捕得後,剖取肉柱,鮮食;或加工為干製品,俗稱"干貝"。
【性味】甘鹹,平。
1《本草從新》:"甘鹹,微溫。"
2《本草求原》:"甘,平,無毒。"
【功用主治】滋陰補腎,調中。
1《本草從新》:"下氣調中,利五臟,療消渴,消腹中宿食。"
2《本草求原》:"滋真陰,止小便。"
3《隨息居飲食譜》:"補腎。與淡菜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