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的功效,橘皮的作用,橘皮的副作用
橘皮
(《本經》)
【異名】陳皮(孟詵),貴老(侯寧極《藥譜》),黃橘皮(《雞峰普濟方》),紅皮(《湯液本草》)。
【來源】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的果皮。植物形態詳"橘"條。
【採集】10月以後採摘成熟果實,剝取果皮,陰乾或曬乾。
【藥材】完整的果皮常剖成4瓣,每瓣多呈橢圓形,在果柄處連在一起。有時破碎分離,或呈不規則形的碎片狀。片厚1~2毫米,通常向內眷曲:外表面鮮橙紅色、黃棕色至棕褐色,有無數細小而凹入的油室;內表面淡黃白色,海綿狀,並有短線狀的維管束(橘絡)痕,果蒂處較密。質柔軟,乾燥後質脆,易折斷,斷面不平。氣芳香,味苦。以皮薄、片大、色紅、油潤、香氣濃者為佳。
主產四川、浙江、福建。此外,江西、湖南等地亦產。
橘皮藥材,除上述橘類的果皮外,柑類及甜橙的果皮,有時亦作橘皮使用,商品名前者習稱"廣陳皮",參見"柑皮"條;後者習稱"土陳皮",參見"橙皮"條。
【化學成分】福橘果皮含揮發油,其中主要為檸檬烯。
溫州蜜橘果皮亦含揮發油,油中含異丙烯基甲苯、δ-欖香烯、α-玷巴烯、α-葎草烯、β-葎草烯、β-倍半水芹烯、乙酸-α-葎草烯醇酯和甜香味極佳的乙酸孟二烯-1,8-醇-10-酯。果皮中另含橙皮甙、胡蘿蔔素1毫克、隱黃素12毫克、維生素C150毫克、維生素B1_76微克%和果膠。
各種橘皮均含揮發油,且多含黃酮甙(如橙皮甙)等成分。
【藥理作用】1對心血管的作用
小量陳皮煎劑使離體及在位蟾蜍心臟收縮力增強,輸出量增加,對心率影響不大,加大劑量則出現心臟抑制,離體兔心灌流可使冠狀血管擴張,蟾蜍全身灌流使流量減少,陳皮煎劑靜脈注射可使犬腎容積減小,腎血管收縮,尿量減少,對犬及兔可使動脈壓上升,在血壓恢復後有短時間的下降現象,其作用與腎上腺素極為相似,反覆用藥亦不產生耐受性。
陳皮中含有橙皮甙,能使兔耳灌流量增加,可拮抗腎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縮。人工合成的甲基橙皮甙,為多種雙氫黃酮型及查耳酮型的甲基橙皮甙混合物,降低血管通透性的效力較其他黃酮甙強,對狗冠狀血管有擴張作用,在心肺裝置及離體兔心灌流實驗上,不影響心收縮力及心率,但整體實驗時由於血壓下降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加速,0.5~1毫克的甲基橙皮甙對離體兔心的冠狀血管擴張作用為茶鹼效力的1/2~1/4,但持續時間較久,劑量增至10毫克時,對冠狀血管的擴張作用增強,對心收縮力及心率仍無影響。對麻醉兔、貓、犬靜脈注射有緩慢的降壓作用,其降壓原理是由於直接作用於血管平滑肌。研究甲基橙皮甙混合物中的各單體,對家兔的降壓作用,離體兔心冠狀血管擴張作用,動物在位後胺灌流(股動脈注射)增加流量的作用,以雙氫黃酮型的3"-甲基-7-鼠李糖-2-甲基葡萄糖-橙皮素作用最強。
2對平滑肌的作用
陳皮煎劑對家兔及小白鼠離體腸管,麻醉兔、犬之在位胃及腸運動,小白鼠離體子宮均表現抑制,對麻醉兔在位子宮則呈強直性收縮,其作用與腎上腺素相似。甲基橘皮甙對豚鼠、家兔的腸管、氣管、子宮及大白鼠胸部主動脈片均有鬆弛作用,但作用較弱,為罌粟鹼的1/100以下。
3抗炎、抗潰瘍、利膽作用
橙皮甙不能減輕大鼠後肢腳爪因甲醛引起的浮腫,柑橘屬植物中順式香豆素則有抗炎作用。甲基橙皮甙(以二氫黃酮型為主的混合物)對毛細管的通透性(家兔氯仿法及小白鼠蛇毒法)也有抑製作用,並能防止蛇毒引起的出血,在甲基橙皮甙單體中,3"-甲基-7-鼠李糖-2-甲基葡萄糖-橙皮素抗炎作用最強,毒性最低。甲基橙皮甙對結紮幽門引起的大白鼠潰瘍,有明顯的抗潰瘍作用,與維生素C及K合用能增強其效力,口服則無效,給大白鼠腹腔注射,迅速表現利膽作用,維生素C及K亦可增強此作用。
4其他作用
橙皮甙對大白鼠分別飼以"致血栓塞"及"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飲食,能延長其存活時間。用氯乙烷噴射法在家兔耳部造成的人工凍傷,在凍傷前或後連續給予橙皮甙可減輕凍傷症狀,並用維生素C不能增強其預防凍傷的效果。廣陳皮在試管內能抑制葡萄球菌、卡他奈氏菌、溶血性嗜血桿菌的生長,陳皮與小葉榕的合劑在試管內亦有抑菌作用。陳皮、乾薑煎劑(1:1)對洋地黃引起的鴿嘔吐無鎮吐作用。研究中藥中治療腳氣病的藥物,發現陳皮(蕉柑的果皮)及廣陳皮(甜橙的果皮)中含有大量維生素B1。前者每100克生藥中含65微克,後者約100微克。
【炮製】刷去泥土,揀淨雜質,噴淋清水,悶潤後切絲或切片,晾乾。
【性味】辛苦,溫。
1《本經》:"味辛,溫。"
2《別錄》:"無毒。"
3崔禹錫《食經》:"味辛苦。"
【歸經】入脾、肺經。
1《品彙精要》:"行手太陰、足太陰經。"
2《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肝、脾、胃四經。"
3《本草求真》:"入脾、大腸。"
【功用主治】理氣,調中,燥濕,化痰。治胸腹脹滿,不思飲食,嘔吐噦逆,咳嗽痰多。亦解魚、蟹毒。
1《本經》:"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氣。"
2《別錄》:"下氣,止嘔咳,除膀胱留熱、停水、五琳,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氣沖胸中,吐逆霍亂,止洩,去寸白。"
3《藥性論》:"治胸膈間氣,開胃,主氣痢,消痰涎,治上氣咳嗽。"
4《本草拾遺》:"去氣,調中。"
5《日華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癥瘕痃癬。"
6《醫學啟源》:"去胸中寒邪,破滯氣,益脾胃。"
7《綱目》:"療嘔噦反胃嘈雜,時吐清水,痰痞,痎瘧,大腸閉塞,婦人乳癰。入食料解魚腥毒。"
8《隨息居飲食譜》:"解魚、蟹毒。治噫噎,脹悶,疳瘧。瀉痢,便秘,腳氣。"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
【宜忌】氣虛及陰虛燥咳患者不宜。吐血證慎服。
1《本草經疏》:"中氣虛,氣不歸元者,忌與耗氣藥同用;胃虛有火嘔吐,不宜與溫熱香燥藥同用;陰虛咳嗽生痰,不宜與半夏、南星等同用;瘧非寒甚者,亦勿使。"
2《本草匯言》:"亡液之證,自汗之證,元虛之人,吐血之證不可用。"
3《本草從新》:"無滯勿用。"
4《得配本草》:"痘疹灌漿時禁用。"
【選方】1治脾胃不調,冷氣暴折,客乘於中,寒則氣收聚,聚則壅遏不通,是以脹滿,其脈弦遲:黃橘皮四兩,白朮二兩。上為細末,酒糊和丸如桐子大,煎木香湯下三十丸,食前。(《雞蜂普濟方》寬中丸)
2治胸痺,胸中氣塞短氣:橘皮一斤,枳實三兩,生薑半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橘皮枳實生薑湯)
3治乾嘔噦,手足厥者:橘皮四兩,生薑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橘皮湯)
4治噦逆: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棗三十枚,生薑半斤,甘草五兩,人參一兩。上六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橘皮竹茹湯。2方以下出《金匱要略》)
5治反胃吐食:真橘皮,以壁土炒香為末,每服二錢,生薑三片,棗肉一枚,水二鐘,煎一鐘,溫服。(《仁齋直指方》)
6治痰膈氣脹:陳皮三錢。水煎熱服。(《簡便單方》)
7治大便秘結:陳皮(不去白,酒浸)煮至軟,焙乾為末,復以溫酒調服二錢。(《普濟方》)
8治卒食噎:橘皮一兩(湯浸去瓤)。焙為末,以水一大盞,煎取半盞,熱服。(《食醫心鏡》)
9治疳瘦:陳橘皮一兩,黃連一兩五錢(去須,米泔浸一日)。上為細末,研入麝香五分,用豬膽七個,分藥入在膽內,漿水煮,候臨熟,以針微扎破,以熟為度,取出以粟米粥和丸綠豆大,每服十丸至二、三十丸,米飲下,量兒大小與之,無時。久服消食和氣,長肌肉。(《小兒藥證直訣》橘連丸)
十治產後吹奶:陳皮一兩,甘草一錢。水煎服,即散。(《綱目》)
⑾治魚骨鯁在喉中:常含橘皮即下。(《聖惠方》)
【臨床應用】治療急性乳腺炎
取陳皮1兩,甘草2錢,每日1劑,煎服2次;嚴重者可每日2劑,煎服4次。據臨床觀察,發病在1~2天內治療者,大都獲得良好效果,治癒率在70%以上.一般2~3天即愈。發病時間愈長,療效愈差。已化膿者無效。
【名家論述】1《醫學啟源》:"橘皮能益氣,加青皮減半,去滯氣,推陳致新。若補脾胃,不去白,若理胸中滯氣,去包。《主治秘要》雲,苦辛益氣,利肺,有甘草則補肺,無則瀉肺。"
2《日用本草》:"橘皮,能散能瀉,能溫能補,能消膈氣,化痰涎,和脾止嗽,通五淋。中酒嘔吐噁心,煎飲之效。"
3《綱目》:"橘皮,苦能瀉能燥,辛能散,溫能和。其治百病,總是取其理氣噪濕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脾乃元氣之母,肺乃攝氣之籥,故橘皮為二經氣分之藥,但隨所配市補瀉升降也。潔古張氏雲,陳皮、枳殼,利其氣而痰自下,蓋此義也。同杏仁治大腸氣悶,同桃仁治大腸血閟,皆取其通滯也。按方勺《泊宅編》雲,橘皮寬膈降氣、消痰飲極有殊功。他藥貴新,惟此貴陳。"
4《本草經疏》:"橘皮,主胸中瘕熱逆氣,氣沖胸中嘔咳者,以肺主氣,氣常則順,氣變則逆,逆則熱聚於胸中而成瘕,瘕者假也,如痞滿鬱悶之類也,辛能散,苦能洩,溫能通行,則逆氣下,嘔咳止,胸中瘕熱消矣。脾為運動磨物主髒,氣滯則不能消化水谷,為吐逆、霍亂、洩瀉等證,苦溫能燥脾家之濕,使滯氣運行,諸證自瘳矣。肺為水之上源,源竭則下流不利,熱結膀胱,肺得所養而津液貫輸,氣化運動,故膀胱留熱,停水、五淋皆通也。去臭及寸白者,辛能散邪,苦能殺蟲也。"
5《木草正》:"陳皮,氣實痰滯必用。留白者微甘而性緩,去白者用辛而性速。"
6《本草匯言》:"顧朽匏曰,橘皮總屬理氣之珍,若霍亂嘔吐,氣之逆也:洩瀉下利,氣之寒也;關格中滿,氣之閉也;食積痰涎,氣之滯也;風寒暑濕,氣之搏也;七情之部,氣之結也;橘皮統能治之。其去白開痰,留白和脾。蓋味辛善散,故能開氣;味苦善洩,故能行痰;其氣溫平,善於通達,故能止嘔、止咳,健胃和脾者也。東垣曰,夫人以脾胃為主,而治病以調氣為先,如欲調氣健脾者,橘皮之功居其首焉。然君白朮則益脾,單則利脾,佐甘草則和氣,否則損氣。同竹茹、芩、連治呃逆,因熱也:同乾薑、桂、附治呃逆,因寒也。補中用之以益氣,二陳用之以除痰,干葛用之以清胃解酲,平胃用之以消食去濕。"
7《本草崇原》:"按上古諸方,止曰橘皮個用不切,並無去白之說,李東垣不參經義,不體物性,承雷孜炮製,謂留白則理脾健胃,去白則消痰止嗽。後人習以為法,每用橘紅治虛勞咳嗽。……若去其白,其味但辛,止行皮毛,風寒咳嗽,似乎相宜,虛勞不足,益辛散矣。"
8《本草經百種錄》:"橘柚通體皆香,而皮辛肉酸,乃肝膽通氣之藥也。故凡肝氣不舒,克賊脾土之癡,皆能已之。"
9《醫林纂要》:"橘皮,上則瀉肺邪,降逆氣;中則燥脾濕,和中氣;下則舒肝木,潤腎命。主於順氣、消痰、去郁。"
十《本草求真》:"橘皮,利氣,雖有類於青皮,但此氣味辛溫,則入脾、肺而宣壅,不如青皮考入肝疏洩,而無入脾燥濕,入肺理氣之故也。……治火痰童便制,寒痰薑汁制,治下焦鹽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