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丁香的功效,水丁香的作用,水丁香的副作用
水丁香
(《福建民間草藥》)
【異名】丁子蓼、紅豇豆、喇叭草(《中國藥植志》),水冬瓜(《福建民間草藥》),水苴仔、水黃麻(《閩南民間草藥》),水楊柳(《四川中藥志》),田蓼草、紅麻草(《湖南藥物誌》),水蓬砂(《貴州植藥調查》),水油麻、山鼠瓜(《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柳葉萊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
【植物形態】丁香蓼
一年生草本。鬚根多數。幼苗時平臥地上,或作傾臥狀,後抽莖直立,長20~50厘米。莖有稜角,多分枝,枝帶四方形,至秋莖葉皆變紫紅色,全體光滑無毛。單葉互生;葉片披針形,長4~7.5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尖,全緣,基部漸狹,葉柄長不及葉片之半。花腋生,通常1~2朵,無梗;花萼4~5裂,裂片卵形,長約2毫米,外面有細毛,宿存;花瓣與花萼裂片同數,橢圓形,長約3毫米,先端鈍圓,基部狹,作短爪狀,早脫;雄蕊4~5;子房下位,外面密被短細毛,4室,花柱短,柱頭單一,頭狀。蒴果線狀四方形,直立或微彎,兩端截切,長15~20毫米,成熟時變成紫色;種子細小,光滑,棕黃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長於水邊。分佈福建、浙江、江蘇、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採集】秋季結果時採取。
【性味】苦,涼。
1《福建民間草藥》:"甘,平。"
2《四川中藥志》:"性涼,味苦澀,無毒。"
3《福建中草藥》:"微苦辛,涼。"
【功用主治】利尿消腫,清熱解毒。治水腫,淋病,痢疾,白帶,癰疽,疔瘡。
1《中國藥植志》:"治紅白痢疾。"
2《福建民間草藥》:"利尿,消腫脹。"
3《泉州本草》:"清熱解毒,利水通淋。治水腫,血淋,癰疽,疔瘡,無名腫毒。"
3《貴州植藥調查》:"清熱,止咳。"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選方】1治水腫:水丁香一兩.酌加水煎,加些冰糖,飯前服,日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2治淋病:鮮水丁香二兩,加水二碗,煎成九分,泡糖或蜂蜜,內服。
3治婦女白帶,頭暈,肢軟足酸:鮮水丁香一兩半,白雞冠花一兩。加水二碗半,煎成-碗,去渣取汁,和豬小肚燉服,連服三次。忌酸辣食物。
4治癰疽腫毒:鮮水丁香,洗淨,合酸飯及鹽少許,共搗爛敷患處。(2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5治目翳:水丁香,煎水洗。(《湖南藥物誌》)
6治咽喉炎:鮮水丁香一兩。加承煎,調糖內服。(《泉州本草》)
7治外傷出血,蛇蟲咬傷:水丁香葉搗爛敷患處。(《湖南藥物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