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的功效,望江南的作用,望江南的副作用
望江南
(《救荒本草》)
【異名】金花豹子(《百草鏡》),金豆子(《綱目拾遺》),羊角豆、野扁豆(《中國樹木分類學》),山綠豆、鳳凰花草、黎茶(《中國藥植志》),喉百草(《江蘇植藥志》),大羊角菜(《南寧市藥物誌》),頭暈菜(《廣西中藥志》),豬骨棉、大更藥、狗屎豆、大夜明、夜關門、假決明(《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山咖啡(《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望江南的莖葉。
【植物形態】望江南
一年生灌木或半灌木狀草本,高1~2米。莖直立,圓柱形,下部木質化,上部多分枝。雙數羽狀復葉,互生;葉柄長3~5厘米,柄上近基部有腺體1個;托葉卵狀披針形;小葉3~5對,最下1對最小;小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6厘米,寬1~2厘米,先端尖或漸尖,基部近於圓形,稍斜,全繕,邊緣有細柔毛,小葉柄極短,上面密被細柔毛。傘房狀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花梗疏被細柔毛;苞片卵形,早落;花萼5;花瓣5,黃色,倒卵形或橢圓形,先端圓形或微凹,基部有短爪;雄蕊10,上面3個為退化雄蕊;子房線形而扁,被白色長毛,花柱絲狀,內彎,柱頭截形。莢果扁平,線形,有橫隔膜,淡棕色,被稀毛。種子卵形而一端稍尖,扁平,近中央微凹。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於砂質土壤的山坡或河邊,現多栽培。分佈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本植物的莢果或種子(望江南子)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採集】8月間采收莖葉曬乾。
【化學成分】葉含二蒽酮葡萄糖甙。根含1,8-二羥基蒽醌,α-羥基蒽醌,大黃素,槲皮素以及由大黃素甲醚與大黃酚結合成的混二蒽酮等。嫩根含有大黃酚等。
【藥理作用】葉、根、種子中所含的揮發油,對多種細菌有抑製作用,也有報告無抗菌作用。水提取物對某些真菌有抑製作用。葉及莖的水煎劑及醇沉澱後的煎劑對豚鼠迴腸、大鼠子宮有興奮作用,使狗血壓下降,前者對離體兔心有輕度興奮作用,後者對大鼠後肢灌流的流量能顯著減少之。非洲民間有用以治療蛇咬,用其根治療水腫,或作輕瀉劑及解熱藥者。
【性味】苦,寒。
1《救荒本草》:"味微苦。"
2《南寧市藥物誌》:"苦澀,寒。"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苦,平。"
【功用主治】肅肺,清肝,和胃,消腫解毒。治咳嗽,哮喘,脘腹痞痛,血淋,便秘,頭痛,目赤,疔瘡腫毒,蟲、蛇咬傷。
1《中國藥植志》:"治咳嗽,胃病,氣塊、氣脹。"
2《福建民間草藥》:"殺蟲解毒。治毒蟲螫傷,蛇頭疔,血淋,肚癰。"
3《南寧市藥物誌》:"平肝火,明目。治熱性眼痛。"
4《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慢性便秘,哮喘。"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或搗汁。外用:搗敷。
【選方】1治腫毒:金豆子葉,曬研,醋和敷,留頭即消;或酒下二、三錢。(《綱目拾遺》)
2治蛇頭疔:鮮羊角豆葉一握,和白麻子搗爛敷貼患處。
3治蛇傷:鮮羊角豆葉一握,搗爛絞自然汁服,渣敷患處。
4治血淋:羊角豆全草一兩,水煎服。(2方以下出《福建民間草藥》)
【臨床應用】1治療一般外科炎症
以鮮葉適量搗爛外敷,用全草1~2兩或種子0.5~1兩,水煎服。治療乳腺炎2例,蜂窩織炎、毛囊炎各1例,鼻瘡2例,均痊癒。
2治療頑固性頭痛
取望江南葉1兩、瘦豬肉半斤。加鹽適量,水煎服,每日1劑。治療肝陽上亢頭痛18例,近期治癒15例;腎虛頭痛14例,近期治癒12例;偏頭痛10例,近期治癒9例。治癒病例隨訪半年以上未見復發。